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 其四

范仲淹〔宋朝〕
瑶坛日月静中长,诗思时时逸谢塘。
神枕自成仙岛梦,朝衣犹有御炉香。
三元秘简侵星奏,五岭灵芽待雪尝。
金阙九重留不住,高风何处是严光。
拼音解读
yáo tán rì yuè jìng zhōng zhǎng ,shī sī shí shí yì xiè táng 。
shén zhěn zì chéng xiān dǎo mèng ,cháo yī yóu yǒu yù lú xiāng 。
sān yuán mì jiǎn qīn xīng zòu ,wǔ lǐng líng yá dài xuě cháng 。
jīn què jiǔ zhòng liú bú zhù ,gāo fēng hé chù shì yán gu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仁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庆历三年(1043)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再进前所陈十事》,要求在原有法度的范围内,作一些改革,因遭到反对,主持「庆历新政」,次年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历知邓州、杭州。皇祐四年,徙知颖州,卒于途中,年六十四。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富弼为撰墓志铭(《范文正公集褒贤集》),欧阳修为撰神道碑(《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二卷,《尺牍》三卷。《彊村丛书》收《范文正公诗馀》一卷,《全宋词》据《中吴纪闻》卷五补辑一首。魏泰《东轩笔录》谓仲淹守边日,作《渔家傲》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今只存「衡阳雁去」一首。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他重视文章的风化作用,提倡复古。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抒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文中杂以骈句,语言参差和谐,立意高远,写景壮丽,为历代广为传诵。同时擅长词赋,流传下来的词只有6首,但意境开阔,沉郁苍凉,突破了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为豪放词派的先声。►33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 其四》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 其四》出自范仲淹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38618.html

范仲淹相关诗词

  • 游庐山作

    范仲淹〔宋朝〕

    五老闲游倚舳舻,碧梯岚迳好程途。
    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黄十里铺。
    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
    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炉。

  •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三绝 其三

    范仲淹〔宋朝〕

    百花争早孰过梅,天与芳时岂待催。
    莫惜黄金置清赏,隔年春色为君开。

  • 岁寒堂三题 岁寒堂

    范仲淹〔宋朝〕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 其二

    范仲淹〔宋朝〕

    要路抛来自寡尤,高怀卷去白云收。
    玉缘秘宝须藏密,兰为奇香却在幽。
    仙骨岂曾移静节,帝心终是竭嘉猷。
    红霞绿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诏求。

  • 岁寒堂三题 君子树

    范仲淹〔宋朝〕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 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