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涧二首 其二

范仲淹〔宋朝〕
飞泉落处满潭雷,一道苍然石壁开。
故老相传应可信,此山云出雨须来。
拼音解读
fēi quán luò chù mǎn tán léi ,yī dào cāng rán shí bì kāi 。
gù lǎo xiàng chuán yīng kě xìn ,cǐ shān yún chū yǔ xū l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仁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庆历三年(1043)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再进前所陈十事》,要求在原有法度的范围内,作一些改革,因遭到反对,主持「庆历新政」,次年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历知邓州、杭州。皇祐四年,徙知颖州,卒于途中,年六十四。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富弼为撰墓志铭(《范文正公集褒贤集》),欧阳修为撰神道碑(《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二卷,《尺牍》三卷。《彊村丛书》收《范文正公诗馀》一卷,《全宋词》据《中吴纪闻》卷五补辑一首。魏泰《东轩笔录》谓仲淹守边日,作《渔家傲》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今只存「衡阳雁去」一首。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他重视文章的风化作用,提倡复古。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抒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文中杂以骈句,语言参差和谐,立意高远,写景壮丽,为历代广为传诵。同时擅长词赋,流传下来的词只有6首,但意境开阔,沉郁苍凉,突破了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为豪放词派的先声。►33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石子涧二首 其二》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石子涧二首 其二》出自范仲淹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38547.html

范仲淹相关诗词

  • 赠棋者

    范仲淹〔宋朝〕

    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
    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
    接胜如云舒,御敌如山止。
    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
    入险汉将危,奇兵翻背水。
    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
    南轩春日长,国手相得喜。
    泰山不碍目,疾雷不经耳。
    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
    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成败系之人,吾当着棋史。

  •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九

    范仲淹〔宋朝〕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 岁寒堂三题 岁寒堂

    范仲淹〔宋朝〕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 游乌龙山寺

    范仲淹〔宋朝〕

    高岚指天近,远溜出山迟。
    万事不到处,白云无尽时。
    异花啼鸟乐,灵草隐人知。
    信是栖真地,林僧半雪眉。

  • 送吴安道学士知崇州

    范仲淹〔宋朝〕

    一麾轻去奉兰羞,共惜清贤岂易求。
    筮易暗惊鸣鹤远,赋诗深望白驹留。
    古来经纬心皆晓,闲处光阴发半秋。
    长孺之才同吏隐,相宽频上海边楼。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石子涧二首 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