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宋朝〕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拼音解读
xīn yuè juān juān ,yè hán jiāng jìng shān xián dòu 。qǐ lái sāo shǒu ,méi yǐng héng chuāng shòu 。
hǎo gè shuāng tiān ,xián què chuán bēi shǒu 。jun1 zhī fǒu ?luàn yā tí hòu ,guī xìng nóng yú ji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一点波涛的声音,北斗星斜挂在山头。我辗转难眠,心绪不宁,披衣而起,只见窗纸上映现着疏落的几枝梅影。
如此寒冷的霜天,本是众人相聚推杯换盏的时候,可现在,这双手却闲下来了。你知道吗?宦海中的“乱鸦”叫人痛恨,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

注释
点绛唇:《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调名取自江淹《咏美人春游》中的诗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又名《南浦月》、《点樱桃》、《沙头雨》、《十八香》、《寻瑶草》等。
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斗:北斗星座。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闲却:空闲。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酒。
乱鸦啼:明指鸟雀乱叫,暗喻朝中群小小人得志。
归兴:归家的兴致。

参考资料:
吕明涛,谷学彝编注 .中华经典藏书 宋词三百首 :中华书局 ,2012 :160-161 .
林霄选编 .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 :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5 :153 .

赏析

冬夜,天上一弯新月,地下江静无声,山头北斗横斜。词人睡不着,看着映在窗纸上的梅树的影子,且搔首且静思。霜天何以好?好在接到调令,再用不出席官场的宴会、传杯应酬了。好在不用理会小人们的谣言中伤,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好在赴任之前,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此处“闲却传杯会了。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时。末二句,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聒噪之甚。

赏析二

这首词构思别致,语言晓畅,婉转含蓄,情景相生。但一般认为这首词不是通常的写景抒情,而是寄托着作者厌倦仕宦生涯、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

上阕集中笔墨描绘了一幅江寒、山静、梅瘦的霜天月夜图。开篇两句写远而静的夜景。“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一弯新月如玉镰悬空,星月交辉,把夜空装扮得十分美丽。远山静静地矗立着,起伏的山峰仿佛把正在下沉的北斗星衔在其中一样。江水在夜幕下流淌得更加悄无声息了,夜似乎更冷了。“衔”字极为生动准确,将静景写活了。以下内容由室外的星月江山之景写到室内的“起来搔首”之人。“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深夜无眠的人必是心事重重者,他凭窗而坐所见到的是斜映在窗上的清瘦的梅影。“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这句“梅影横窗瘦”一是以梅花点明残冬早春时节,二是作者以“梅瘦”自喻愁情满怀、品格高洁,为下文抒发归隐之志作好铺垫。

下阕以“好个霜天”作为上阕写景的收束,又引发下文的抒情。“霜天”好在它正是推杯换盏的时候。“梅影横窗瘦”也可以成为酒宴助兴的美景,但作者却“闲却传杯手”。他远离官场宴会,酒兴全无。其中原委好似一个悬念耐人寻味,紧接着又用“君知否”对之加以强调,最后才告知是“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归隐的兴趣像酒一样浓烈。“乱鸦啼”暗喻得志小人的聒噪,这是全词唯一写声音的句子。这聒噪声在星沉月明之时会显得更加刺耳。但作者对之的反应是“搔首”、“闲却”,如梅影傲霜般默默无语。这里“无声”与“有声”相对,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因为“归兴浓于酒”,表明了作者远离官场倾轧的决心。此两句也是全词主旨之所在,在意义上倒贯全篇,使全词的景语皆成情语。

这首词上阕写初春霜夜,词人内心激动,耿耿不寐,中夜起身,搔首踟蹰;下阕写闲愁难耐,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苦闷。作者借霜天月夜图抒发了厌恶官场、乐于归隐的清峻高洁之志。整个作品借景抒情,写法含蓄,深有寄托,有感而发。

参考资料:
傅德岷,卢晋等编著 .宋词名篇赏析 :巴蜀书社 ,2012 :157 .
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程郁缀选注 .中华古典名著读本 唐宋词卷 :京华出版社 ,1998 :243-244 .

作者介绍

汪藻

汪藻

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进士。高宗时,擢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八年,升显谟阁学士。历知徽州、宣州,贬居永州。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宋史》有传。著有《浮溪集》三十六卷、《浮溪文粹》十五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25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点绛唇·新月娟娟》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点绛唇·新月娟娟》出自汪藻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35035.html

汪藻相关诗词

  • 或传有归期陈时发饷灵寿杖求诗

    汪藻〔宋朝〕

    圣恩端许返柴荆,便合跏趺过此生。
    九节烦君持送似,人间险处不重行。

  • 观秋江捕鱼图

    汪藻〔宋朝〕

    霜飙落木潇湘秋,黄芦飒飒秋江头。
    渔翁短棹摇轻舟,夕阳斜照寒波流。
    篷蓑箬笠兴夷犹,得鱼沽酒更劝酬。
    生涯一叶水上浮,市朝利病不相谋。
    青山绿水得鱼游,此乐未必饶公侯。
    画图忽见清两眸,恍疑身在沧浪洲。
    年来萍梗叹滞留,拟欲与子为朋俦。

  • 哭尚书龙学程公

    汪藻〔宋朝〕

    江左推人物,时清得俊髦。
    肺肝倾耿介,头角长英豪。
    乡郡宾兴最,贤关誉望高。
    万夫争射鹄,一举独连鳌。
    经术争儒馆,词章重省曹。
    主忧俄旰食,邦祸始秋毫。
    强寇来侵逼,敷天遍绎骚。
    奋身摅愤懑,衔命何腥臊。
    深入边亭隧,坚持汉节毛。
    道途千里隔,忠义寸心牢。
    归报龙颜喜,亲闻凤诏褒。
    功成侔李郭,政合付伊皋。
    超擢升青琐,谋谟拱赭袍。
    百官瞻矩矱,八座次甄陶。
    晚岁犹持槖,邻州暂梦刀。
    台星方两两,逝水忽滔滔。
    上意长图旧,朝廷未闵劳。
    谢安几一起,秦失却三号。
    伊昔身遐谪,公时首屡搔。
    交情如骨肉,仕路正风涛。
    里闬期重会,泉台恨莫逃。
    终天吁永诀,雨泪滴香醪。

  • 咏古四首 其三

    汪藻〔宋朝〕

    昆山有璞玉,外质而内美。
    惟其不自炫,故与顽石齿。
    和也速于售,再献甘灭趾。
    在玉庸何伤,惜君两足耳。

  • 藻蒙叔雅祠部重九日惠花惠酒惠诗继为袁家碣钴鉧潭之游因循不能答再承佳句见寄今用来韵率课一篇参陪杖履之胜幸一笑而去之以覆酱瓿而作纸绞也

    汪藻〔宋朝〕

    秋风入潇湘,千嶂倚天外。
    使君挽衰翁,行乐秋色界。
    放船下空阔,舒笑凫鹥会。
    永怀愚溪人,千载有遗爱。
    延缘访遗迹,佳处时击汰。
    飞沈各献状,领略在我辈。
    匆匆莫能数,颇似慰无赖。
    杯行未云半,落日已相对。
    归来有酒所,方省欠诗债。
    朱轓幸停轸,嘉汝山水最。
    金茎峙霄汉,行矣分沆瀣。
    何妨共流转,今古同一概。
    非君个中人,孰使此中大。
    伊余漂泊者,他日名亦在。
    一闻款乃声,蓬荜忘湫隘。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点绛唇·新月娟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