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女(一作沈佺期诗)

宋之问〔唐朝〕
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奔龙争渡月,飞鹊乱填河。
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谁能留夜色,来夕倍还梭。
拼音解读
fěn xí qiū qī huǎn ,zhēn lóu bié yuàn duō 。bēn lóng zhēng dù yuè ,fēi què luàn tián hé 。
shī xǐ xiān lín jìng ,hán xiū wèi jiě luó 。shuí néng liú yè sè ,lái xī bèi hái su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189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牛女(一作沈佺期诗)》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牛女(一作沈佺期诗)》出自宋之问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1338.html

宋之问相关诗词

  • 扈从登封告成颂

    宋之问〔唐朝〕

    复道开行殿,钩陈列禁兵。和风吹鼓角,佳气动旗旌。
    后骑回天苑,前山入御营。万方俱下拜,相与乐升平。

  • 送朔方何侍郎

    宋之问〔唐朝〕

    闻道云中使,乘骢往复还。河兵守阳月,塞虏失阴山。
    拜职尝随骠,铭功不让班。旋闻受降日,歌舞入萧关。

  • 王昭君(一作沈佺期诗)

    宋之问〔唐朝〕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娥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嫁来胡地日,不并汉宫时。辛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 入泷州江

    宋之问〔唐朝〕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
    地偏多育蛊,风恶好相鲸。余本岩栖客,悠哉慕玉京。
    厚恩尝愿答,薄宦不祈成。违隐乖求志,披荒为近名。
    镜愁玄发改,心负紫芝荣。运启中兴历,时逢外域清。
    只应保忠信,延促付神明。

  • 谒禹庙

    宋之问〔唐朝〕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人隐冀多祐,曷唯沾薄躯。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牛女(一作沈佺期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