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 其一

苏轼〔宋朝〕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
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
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
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
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
拼音解读
jīn rì tiān shǐ shuāng ,zhòng mù liǎn yǐ shū 。
yōu rén yǎn guān wò ,míng jǐng fān kōng lú 。
kāi xīn wú liáng yǒu ,yù yǎn dé qí shū 。
jiàn dé yǒu yí mín ,dào yuǎn wǒ wú chē 。
wú liáng shí zì zú ,qǐ wèi gǔ yǔ shū 。
kuì cǐ zhì chuān wēng ,qiān zǎi yǔ wǒ jù 。
huà wǒ yǔ yuān míng ,kě zuò sān shì tú 。
xué dào suī hèn wǎn ,fù shī qǐ bú r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315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和陶读山海经 其一》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和陶读山海经 其一》出自苏轼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08989.html

苏轼相关诗词

  •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其二

    苏轼〔宋朝〕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更有偷啼暗别人。

  •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苏轼〔宋朝〕

    连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
    我来已百日,欲济空搔首。
    坐看鸥鸟没,梦逐麇麚走。
    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
    高谈破巨浪,飞屦轻重阜。
    去人曾几何,绝壁寒溪吼。
    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徐行欣有得,芝术在蓬莠。
    西上九曲亭,众山皆培塿。
    却看江北路,云水渺何有。
    离离见吴宫,莽莽真楚薮。
    空传孙郎石,无复陶公柳。
    尔来风流人,惟有漫浪叟。
    买田吾已决,乳水况宜酒。
    所须修竹林,深处安井臼。
    相将踏胜绝,更裹三日糗。

  • 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苏轼〔宋朝〕

    草书妙绝吾所兄,真书小低犹抗行。
    论文作诗俱不敌,看君谈笑收降旌。
    去年逾月方出昼,为君剧饮几濡首。
    今年过我虽少留,寂寞陶潜方止酒。
    别时流涕揽君须,悬知此欢堕空虚。
    松下纵横余屐齿,门前轣辘想君车。
    怪君一身都是德,近之清润沦肌骨。
    细思还有可恨时,不许蓝桥见倾国。

  • 南乡子(赠行)

    苏轼〔宋朝〕

    旌旗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喜子垂窗报捷书。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一斛明珠换绿珠。

  • 纵笔三首 其二

    苏轼〔宋朝〕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和陶读山海经 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