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出自唐朝李白的《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拼音解读
lóng mǎ huā xuě máo ,jīn ān wǔ líng háo 。
qiū shuāng qiē yù jiàn ,luò rì míng zhū páo 。
dòu jī shì wàn chéng ,xuān gài yī hé gāo 。
gōng cuī nán shān hǔ ,shǒu jiē tài háng náo 。
jiǔ hòu jìng fēng cǎi ,sān bēi nòng bǎo dāo 。
shā rén rú jiǎn cǎo ,jù mèng tóng yóu áo 。
fā fèn qù hán gǔ ,cóng jun1 xiàng lín táo
chì zhà jīng bǎi zhàn ,xiōng nú jìn bēn táo 。
guī lái shǐ jiǔ qì ,wèi kěn bài xiāo cáo 。
xiū rù yuán xiàn shì ,huāng yín yǐn péng hā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
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注释
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龙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五陵,语出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见《后汉书·班固传》及:李贤注。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叱咤,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二句意谓:“五陵豪”因边功而傲视大臣。自篇首至此,皆写“五陵豪”。
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二句李白自谓。善慕“五陵豪”之生涯,羞为蛰居陋室之穷儒。
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拜,全诗校:“一作下。”

参考资料:
安旗著 .李白诗秘要 :三秦出版社 ,2001年06月第1版 :第36页 .

简析

《白马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164卷第5首。[1]《白马篇》,古乐府诗题。曹植鲍照等人之《白马篇》,皆写边塞征战,此则写当时长安之“五陵豪”。[2]全诗意寓出李白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亦有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
显然,这首诗上承曹植《白马篇》的精神而来,但又突出了与之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赏析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描绘豪侠的形象。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讲述豪侠的倜傥不群和武艺高强。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表达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虽写豪侠的爱国精神,实则也隐隐流露出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最后四句是说打败敌人,胜利归来,既不会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不自命清高,隐居草野,要继续过游侠生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富于爱国精神。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幽谷,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在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体现着李白的任侠思想。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的政治理想,他的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是有密切关系的,因而也显示了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参考资料:
李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60 .

创作背景

开元十八年(731),李白三十一岁,历游返回长安。徘徊在巍阙之下,始终不能够进入。于是游历到落魄市井,屡次受到土霸欺凌。这段期间,有《行路难》《白马篇》等诗,以抒发诗人的愤懑和不公平。

参考资料:
安旗著 .李白诗秘要 :三秦出版社 ,2001年06月第1版 :第36页 .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的上一句是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的下一句是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该诗句出自李白的作品《白马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8881_7.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丁督护歌(云阳上征去)

    李白〔唐朝〕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李白〔唐朝〕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头仙人隐玉壶。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乐酣秉烛游。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

  • 江夏行

    李白〔唐朝〕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
    作个音书能断绝。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
    君去容华谁得知。

  • 酬谈少府

    李白〔唐朝〕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洲。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
    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

  • 怨歌行

    李白〔唐朝〕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鸘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白马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