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出自唐朝高适的《送魏八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拼音解读
gèng gū qí shàng jiǔ ,hái fàn yì qián zhōu 。wéi xī gù rén qù ,fù lián sī mǎ chóu
yún shān háng chù hé ,fēng yǔ xìng zhōng qiū 。cǐ lù wú zhī jǐ ,míng zhū mò àn tó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魏八:姓魏,排行老八。沽:gū,买。明珠莫暗投:喻贤者应择主而仕。

简析

   此诗写高适在淇水卫地送别魏八时依依不舍之情。高适事先备好淇上美酒,然后骑马到驿站,与魏八泛舟淇水。船行进在弯弯的淇河上,两岸山岭乌云密布,风雨大作,适逢中秋。诗人告诫魏八,若无知己,不要明珠暗投。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有《高常待集》。►204篇诗文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的上一句是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的下一句是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该诗句出自高适的作品《送魏八》。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705_2.html

高适相关诗词

  • 咏马鞭

    高适〔唐朝〕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一节一目皆天然。
    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绳不直,规不圆。
    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高适〔唐朝〕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若临瑶池前,想望昆仑丘。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深沉俯峥嵘,清浅延阻修。
    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
    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

  • 别韦五

    高适〔唐朝〕

    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
    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 送韩九

    高适〔唐朝〕

    惆怅别离日,裴回歧路前。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
    常与天下士,许君兄弟贤。良时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庐兼有人伦)

    高适〔唐朝〕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送魏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