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出自唐朝李世民的《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拼音解读
fú xiá yí diàn luò ,téng xū zhuàng xiě hóng 。qū shēn yān wù lǐ ,dī jǔ bái yún zhōng 。
fēn pī zhà yī jiǒng ,chè yè huò suí fēng 。niàn zī qīng báo zhì ,wú chì qiáng yáo k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飘拂若霞似电,你飞扬绚丽如虹。你飘逸在烟雾里,你飞腾在白云中。依依地你随意招摇,悠悠地又随风而去。你这无翅的轻薄子啊,何苦如此在空中折腾?

注释①幡:寺院中常用之物,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其状犹如大将之旌旗。亦有为祈福而立者。②写虹:描绘彩虹。整句意为:飞腾在空中像描绘的彩虹一般。③纷披:和缓。依回:往复回环。④掣曳:牵引。

鉴赏

  唐太宗为一代雄主,其武功文治为史家所称道,这首诗所表现的大乘空观,对这位明主而言,应是很有意思的现象。诗歌首先极写殿前幡的千姿百态:她艳丽,如虹若电;她生动,低飞高举;她依依随人,又飘飘随风。然而,作者的一双慧眼却早看透了她本质的轻薄,她的招摇全不过是弄空而已。由此,对不可一世的她,作者反倒生出一种大慈大悲的怜悯之心。这首诗诗中的殿前幡,成为尘世里万法之象征,该诗也就表现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空观。这首诗,令世人想起《坛经》所记载的一段公案:“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幡动,一僧云风动。惠能云:‘非幡动、风动,人心自动。’印宗闻之悚然。”唐太宗诗未如惠能悟得透彻,但该诗却自有一种禅悟的智慧。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李世民(598─649),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93篇诗文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的下一句是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该诗句出自李世民的作品《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418_1.html

李世民相关诗词

  • 登三台言志

    李世民〔唐朝〕

    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在危犹骋丽,居奢遂役人。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
    引月擎宵桂,飘云逼曙鳞。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
    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
    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 咏弓

    李世民〔唐朝〕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李世民〔唐朝〕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 咏桃

    李世民〔唐朝〕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 探得李

    李世民〔唐朝〕

    盘根直盈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三川。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