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出自唐朝韦庄的《谒金门·春漏促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拼音解读
chūn lòu cù ,jīn jìn àn tiāo cán zhú 。yī yè lián qián fēng hàn zhú ,mèng hún xiàng duàn xù 。
yǒu gè jiāo ráo rú yù ,yè yè xiù píng gū xiǔ ,xián bào pí pá xún jiù qǔ ,yuǎn shān méi dài lǜ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⑴春漏促——春夜滴漏声急促。⑵金烬——灯烛燃后的余灰。⑶娇娆——形容美丽妩媚。这里指代美女。一作“娇饶”。⑷“寻旧”曲——寻求往日与情人共赏的曲调。⑸“远山”句——眉黛如远山翠绿。《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评析

这首词上片写女子春宵不眠,是通过她的感受表达的。因为夜深,又不能入睡,所以感到特别寂静;因为静也就感到漏壶的滴声特别响。特别是“促”字,份量相当重,它不是指时间过得快,而是表达女主人公的不安和烦躁。“金烬”句,从女主人公的行动中显示了她长夜不眠。灯暗了又挑,挑了又暗,直到烛残火烬。她的行动是无聊的,情绪是纷乱的。“一夜”二句情景合写。诗人将女子的孤独难眠之状,织入断断续续的竹声之中,把帘前风响与魂牵梦绕交融在一起,韵致无穷。

下片点出女子的状态和表情。“有个”二句是上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娇娆”是借代,以见女子的美丽。然而这样艳美的人儿,都是“夜夜绣屏孤宿”。一个“孤”字,不单是“孤独”,而是上片女子复杂心绪的凝结。这两句从女主人公外表的“美”与她处境的“孤”的矛盾中,显示了她内心的怨情。“闲抱”句是上片“金烬暗挑”行动的持续,是上句“孤宿”的进一步刻画,突现了她的凄凉。以往可能是高高兴兴地弹奏,而此时只是无聊地抱起了旧日的琵琶。“寻旧曲”也是对过去欢乐时刻的回忆,并想借回忆来冲淡眼下的孤独与凄凉,但回忆也解脱不了困境,而只能更增加孤苦。“远山眉黛绿”一句结尾,以貌写情,女主人公的愁容怨态跃然纸上。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是诗人韦应物的后代。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337篇诗文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的上一句是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该诗句出自韦庄的作品《谒金门·春漏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250_3.html

韦庄相关诗词

  •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韦庄〔唐朝〕

    【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残, 伤心明月凭栏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 忆来唯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

  • 题颍源庙

    韦庄〔唐朝〕

    曾是巢由栖隐地,百川唯说颍源清。微波乍向云根吐,
    去浪遥冲雪嶂横。万木倚檐疏干直,群峰当户晓岚晴。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 江边吟

    韦庄〔唐朝〕

    江边烽燧几时休,江上行人雪满头。谁信乱离花不见,
    只应惆怅水东流。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若有片帆归去好,可堪重倚仲宣楼。

  • 倚柴关

    韦庄〔唐朝〕

    杖策无言独倚关,如痴如醉又如闲。
    孤吟尽日何人会,依约前山似故山。

  •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韦庄〔唐朝〕

    【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 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 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 罗袂湿斑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 魂梦欲教何处觅。

《谒金门·春漏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