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

出自唐朝温庭筠的《春洲曲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
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拼音解读
sháo guāng rǎn sè rú é cuì ,lǜ shī hóng xiān shuǐ róng mèi 。
sū xiǎo yōng duō lán zhǔ xián ,róng róng pǔ rì xiāo qīng mèi 。
zǐ liú dié xiè jīn xián sī ,dī shàng yáng biān yān cǎo mí
mén wài píng qiáo lián liǔ dī ,guī lái wǎn shù huáng yīng t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⑴蛾翠:中国古代妇女画眉常用黛色(青黑色),似山色,所以也常把眉比作山。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⑵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⑶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慵多:即慵懒,“多”表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闲:因为苏小小慵多懒出游,而水鸟亦静静安睡(下句意),所以兰渚显得格外闲而静。⑷融融:即暖融融。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鵁鶄(jiāojīng):池鹭。⑸紫骝(liú)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马,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蹀躞(diéxiè):马缓行貌。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⑹烟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⑺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鉴赏

  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论是苏小小的“慵多”、鵁鶄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人士所毕生神驰向往的么?其实,诗意的生活或许并非如何难得,不过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飞卿(温庭筠)虽亦是落魄之人,但他的诗文中这类细心发现生活之美的作品却很多,与那些终日忧国忧家的诗人相比,或许飞卿的作品多少显得有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子气,但这又有何不对呢?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812─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少敏悟,工诗词。数举进士不第。宣宗大中中,以搅扰试场,黜为随县尉。襄阳节度使徐商署为巡官。不得志,去归江东。后至长安,任国子助教。贬方城尉,卒。其诗辞藻华丽,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但成就不及李。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后收入《花间集》,为花间派词人之首,又与韦庄并称温韦,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时试律赋,八韵一篇,相传庭筠文思敏捷,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韵只须八叉八吟,故号为温八叉、温八吟,有《金筌集》及诗集等。►333篇诗文

“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的上一句是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的下一句是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该诗句出自温庭筠的作品《春洲曲》。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242_3.html

温庭筠相关诗词

  • 邯郸郭公词

    温庭筠〔唐朝〕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言是邯郸伎,不见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 马嵬驿

    温庭筠〔唐朝〕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返魂无验青烟灭,
    埋血空生碧草愁。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 宿秦生山斋

    温庭筠〔唐朝〕

    衡巫路不同,结室在东峰。岁晚得支遁,夜寒逢戴颙.
    龛灯落叶寺,山雪隔林钟。行解无由发,曹溪欲施舂。

  • 寄裴生乞钓钩

    温庭筠〔唐朝〕

    一随菱棹谒王侯,深愧移文负钓舟。
    今日太湖风色好,却将诗句乞鱼钩。

  • 过潼关

    温庭筠〔唐朝〕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十里晓鸡关树暗,
    一行寒雁陇云愁。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春洲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