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是、蛟馋龙怒

出自宋朝刘克庄的《贺新郎·端午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拼音解读
shēn yuàn liú huā tǔ 。huà lián kāi 、shù yī wán shàn ,wǔ fēng qīng shǔ 。ér nǚ fēn fēn kuā jié shù ,xīn yàng chāi fú ài hǔ 。zǎo yǐ yǒu 、yóu rén guān dù 。lǎo dà féng chǎng yōng zuò xì ,rèn mò tóu 、nián shǎo zhēng qí gǔ 。xī yǔ jí ,làng huā wǔ 。
líng jun1 biāo zhì gāo rú xǔ 。yì shēng píng 、jì rèn lán pèi ,gèng huái jiāo xǔ 。shuí xìn sāo hún qiān zǎi hòu ,bō dǐ chuí xián jiǎo shǔ 。yòu shuō shì 、jiāo chán lóng nù 。bǎ sì ér jīn xǐng dào le ,liào dāng nián 、zuì sǐ chà wú kǔ 。liáo yī xiào ,diào qiān g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深的庭院里石榴花开得正艳。彩绘的帷帘敝开,我身穿粗麻衣服,手摇丝绢小扇。中午的清风驱散暑气,显得格外清亮。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屈原的精神千古永存,屈原的风致万世流传。他生平带着芳草,胸襟怀抱如美酒清醇甘甜。谁信在千载之后,他在江底的灵魂还会把米粽垂涎。说什么是怕蛟龙发怒,才把粽子扔进江中给蛟龙解谗。唉,这些传说是多么荒诞。假如他一直活到今天,倒不如与世皆醉死在当年,反而省去许多苦恼怨烦。想到这里便有兴作此词以为笑谈,凭吊一下千古含冤的屈原。

注释①綀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②结束:妆束、打扮。③钗符艾虎:《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④观渡:《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⑤灵均标致:屈原风度。屈原字灵均。⑥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⑦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⑧角黍:粽子。⑨“把似”句:假如屈原而今醒过来。

赏析

  本词为端午节吊古之作,咏端午节的风俗人情,提起端午节自然联想到屈原。词人托屈原之事,抒自己的怨愤之情。上片写端午节时当地的事物风光,少年们身穿盛装,争渡看龙舟,而词人却因年纪大,疏懒于此,这是情怀的不同。开头写石榴花开,点明季节。接下写自己的轻闲自在,实质却有“闲愁最苦”的意味,要从反面见意。“任陌头”几句描绘年轻人争渡的场面,动态感很强。下片赞颂屈原的品格,对端午节民众投粽的民俗予以批评,认为是对屈原的愚弄,有举世皆浊我独醒之慨。思致超妙而文笔诙谐,已开元曲先声。“把似”两句忧愤尤深,设想屈原今日觉醒,真不知作何感想。与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差无苦”。作者是个热血男儿,但在当时文恬武嬉,统治者苟且偷安而不思振作的世风中,只能长歌当哭而已。黄蓼园深深理解词人的意思,他说:“非为灵均雪耻,实为无识者下一针砭。思理超超,意在笔墨之外”(《蓼园词选》)。此乃深中肯綮之言,可谓先获我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刘夙孙。宁宗嘉定二年以荫补将仕郎,为真州录事参军、潮州通判。以作《落梅》诗获罪,不仕二十余年。理宗端平初起历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江东提刑等。淳祐六年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中书舍人。以劾权相史嵩之,贬知漳州。景定初迁工部尚书兼侍讲,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尝受学于真德秀。反对南宋朝廷茍安妥协。诗学晚唐,为江湖派诗重要代表。词风雄放沉厚,多感慨时事。有《后村先生大全集》。►2616篇诗文

“又说是、蛟馋龙怒”的上一句是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的下一句是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该诗句出自刘克庄的作品《贺新郎·端午》。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229_10.html

刘克庄相关诗词

  • 题高九万菊磵

    刘克庄〔宋朝〕

    胡公饮菊潭,八十冠貂蝉。
    高叟饮菊磵,六十雪满颠。
    胡公死无名,高叟生无权。
    权随粪土尽,名与穹壤传。
    刘生劝高叟,世事不两全。
    饥且拾落英,渴且{奭斗}寒泉。
    快吟三千篇,多活五百年。

  • 水龙吟·丁卯生日

    刘克庄〔宋朝〕

    此翁幸自偏盲,那堪右目生微翳。羽流禳谢,缁郎忏悔,天乎无罪。客曰不然,也因口腹,也因瞻视。汝夜披黄卷,日餐丹荔,胎伊戚、将谁怼。
    长智都缘更事。尽今生、十分珍卫。暮年怕杀,汗青蠹简,擘红高会。也莫贪他,君谟旧谱,子云奇字。特邀张司业,看花题竹,韩家园内韩喜张籍眸子清朗云:“忽见孟生题竹处。”籍诗:“昨日韩家后园内,看花犹自未分明”。

  • 挽郑参议

    刘克庄〔宋朝〕

    同牓飞腾尽,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
    新垄家山畔,生祠岭海头。
    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刘克庄〔宋朝〕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 纪游十首 其四

    刘克庄〔宋朝〕

    二客如龙虎,同登蟹井颠。
    吾今成聱叟,渠久作飞仙。

《贺新郎·端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