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盘送

出自宋朝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拼音解读
wǔ yuè liú huā yāo yàn hōng 。lǜ yáng dài yǔ chuí chuí zhòng 。wǔ sè xīn sī chán jiǎo zòng 。jīn pán sòng 。shēng xiāo huà shàn pán shuāng fèng 。
zhèng shì yù lán shí jiē dòng 。chāng pú jiǔ měi qīng zūn gòng 。yè lǐ huáng lí shí yī nòng 。yóu méng sōng 。děng xián jīng pò shā chuāng mè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注释妖艳:红艳似火。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浴兰:见浴兰汤。惊破:打破。

简介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这首词,欧阳修描写了过端午风俗习惯:吃多角粽、饮菖蒲酒、沐香花浴。然而,主笔却是写了一个深闺女子的生活:用五色新丝心有缠裹的粽子,并且由金盘盛着,由侍婢送进,还要洗一个香花澡,然后睡了一个香梦,而想不到的是被黄鹂声唤醒。

创作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赏析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词。

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

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

欧阳修《渔家傲》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814篇诗文

“金盘送”的上一句是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的下一句是生绡画扇盘双凤。该诗句出自欧阳修的作品《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7210_4.html

欧阳修相关诗词

  • 再和

    欧阳修〔宋朝〕

    禁城东马夜喧喧,闲绕危栏去复还。
    遥望觚棱烟霭外,似闻天乐梦魂间。
    岂无樽酒当佳节,况有朋欢慰病颜。
    待得归时花在否,春禽檐际已关关。

  • 鹊桥仙

    欧阳修〔宋朝〕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 纵囚论

    欧阳修〔宋朝〕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 答王禹玉见赠

    欧阳修〔宋朝〕

    昔时叨入武成宫,曾看挥毫气吐虹。
    梦寐闲思十年旧,笑谈今此一樽同。
    喜君新赐黄金带,顾我宜为白发翁。
    自古荐贤为报国,幸依精识士称公。

  • 伊川独游

    欧阳修〔宋朝〕

    东郊渐微绿,驱马忻独往。
    梅繁野渡晴,泉落春山响。
    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
    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川上。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