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出自唐朝韩翃的《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拼音解读
zhǎng diàn yíng fēng zǎo ,kōng chéng dàn yuè huá 。xīng hé qiū yī yàn ,zhēn chǔ yè qiān jiā 。
jiē hòu kàn yīng wǎn ,xīn qī wò yì shē 。xiàng lái yín xiù jù ,bú jiào yǐ míng y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韵译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注释1.簟(dian4):竹席。2.澹:漂动。3.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4.砧杵(chu3):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5.心期:心所向往。

评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列锦示人,无论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还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都用名词,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诗味醇厚深长。

作者介绍

韩翃

韩翃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附近)人。天宝十三年(754)进士。先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僚,后又在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和汴州刺史李思臣、李勉幕中任职。最后内迁为驾部郎中、中书舍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写了大量的送行赠别诗歌,也有个别富有现实主义的诗作,语言精工,意味深长。有《韩君平集》。►168篇诗文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的下一句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该诗句出自韩翃的作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6876_1.html

韩翃相关诗词

  • 送端州冯使君

    韩翃〔唐朝〕

    白皙风流似有须,一门豪贵领苍梧。三峰亭暗橘边宿,
    八桂林香节下趋。玉树群儿争翠羽,金盘少妾拣明珠。
    怀君乐事不可见,騣马翩翩新虎符。

  • 寄裴郓州

    韩翃〔唐朝〕

    乌纱灵寿对秋风,怅望浮云济水东。
    官树阴阴铃阁暮,州人转忆白头翁。

  •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韩翃〔唐朝〕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

  • 送皇甫大夫赴浙东

    韩翃〔唐朝〕

    舟师分水国,汉将领秦官。麾下同心吏,军中□□端。
    吴门秋露湿,楚驿暮天寒。豪贵东山去,风流胜谢安。

  • 寄哥舒仆射

    韩翃〔唐朝〕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腰垂紫文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先麾牙门将,转斗黄河北。
    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辘轳宝剑初出鞘,
    宛转角弓初上弦。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两矛后双戟。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杀将破军白日馀,
    回旃舞旆北风初。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