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出自宋朝苏洵的《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拼音解读
liù guó pò miè ,fēi bīng bú lì ,zhàn bú shàn ,bì zài lù qín 。lù qín ér lì kuī ,pò miè zhī dào yě 。huò yuē :liù guó hù sàng ,lǜ lù qín yē ?yuē :bú lù zhě yǐ lù zhě sàng ,gài shī qiáng yuán ,bú néng dú wán 。gù yuē :bì zài lù qín yě 。
qín yǐ gōng qǔ zhī wài ,xiǎo zé huò yì ,dà zé dé chéng 。jiào qín zhī suǒ dé ,yǔ zhàn shèng ér dé zhě ,qí shí bǎi bèi ;zhū hóu zhī suǒ wáng ,yǔ zhàn bài ér wáng zhě ,qí shí yì bǎi bèi 。zé qín zhī suǒ dà yù ,zhū hóu zhī suǒ dà huàn ,gù bú zài zhàn yǐ 。sī jué xiān zǔ fù ,bào shuāng lù ,zhǎn jīng jí ,yǐ yǒu chǐ cùn zhī dì 。zǐ sūn shì zhī bú shèn xī ,jǔ yǐ yǔ rén ,rú qì cǎo jiè 。jīn rì gē wǔ chéng ,míng rì gē shí chéng ,rán hòu dé yī xī ān qǐn 。qǐ shì sì jìng ,ér qín bīng yòu zhì yǐ 。rán zé zhū hóu zhī dì yǒu xiàn ,bào qín zhī yù wú yàn ,fèng zhī mí fán ,qīn zhī yù jí 。gù bú zhàn ér qiáng ruò shèng fù yǐ pàn yǐ 。zhì yú diān fù ,lǐ gù yí rán 。gǔ rén yún :“yǐ dì shì qín ,yóu bào xīn jiù huǒ ,xīn bú jìn ,huǒ bú miè 。”cǐ yán dé zhī 。
qí rén wèi cháng lù qín ,zhōng jì wǔ guó qiān miè ,hé zāi ?yǔ yíng ér bú zhù wǔ guó yě 。wǔ guó jì sàng ,qí yì bú miǎn yǐ 。yàn zhào zhī jun1 ,shǐ yǒu yuǎn luè ,néng shǒu qí tǔ ,yì bú lù qín 。shì gù yàn suī xiǎo guó ér hòu wáng ,sī yòng bīng zhī xiào yě 。zhì dān yǐ jīng qīng wéi jì ,shǐ sù huò yān 。zhào cháng wǔ zhàn yú qín ,èr bài ér sān shèng 。hòu qín jī zhào zhě zài ,lǐ mù lián què zhī 。jì mù yǐ chán zhū ,hán dān wéi jun4 ,xī qí yòng wǔ ér bú zhōng yě 。qiě yàn zhào chù qín gé miè dài jìn zhī jì ,kě wèi zhì lì gū wēi ,zhàn bài ér wáng ,chéng bú dé yǐ 。xiàng shǐ sān guó gè ài qí dì ,qí rén wù fù yú qín ,cì kè bú háng ,liáng jiāng yóu zài ,zé shèng fù zhī shù ,cún wáng zhī lǐ ,dāng yǔ qín xiàng jiào ,huò wèi yì liàng 。
wū hū !yǐ lù qín zhī dì ,fēng tiān xià zhī móu chén ,yǐ shì qín zhī xīn ,lǐ tiān xià zhī qí cái ,bìng lì xī xiàng ,zé wú kǒng qín rén shí zhī bú dé xià yān yě 。bēi fū !yǒu rú cǐ zhī shì ,ér wéi qín rén jī wēi zhī suǒ jié ,rì xuē yuè gē ,yǐ qū yú wáng 。wéi guó zhě wú shǐ wéi jī wēi zhī suǒ jié zāi !
fū liù guó yǔ qín jiē zhū hóu ,qí shì ruò yú qín ,ér yóu yǒu kě yǐ bú lù ér shèng zhī zhī shì 。gǒu yǐ tiān xià zhī dà ,xià ér cóng liù guó pò wáng zhī gù shì ,shì yòu zài liù guó xià y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创作背景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评价

苏询的《六国论》,不属于写的自由潇洒或错综起边的类型,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62篇诗文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上一句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下一句是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该诗句出自苏洵的作品《六国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6571_28.html

苏洵相关诗词

  • 题阎立本画水官

    苏洵〔宋朝〕

    水官骑苍龙,龙行欲上天。
    手攀时且住,浩若乘风船。
    不知几何长,足尾犹在渊。
    下有二从臣,左右乘鱼鼋。
    矍铄相顾视,风举衣袂翻。
    女子侍君侧,白颊垂双鬟。
    手执雉尾扇,容如未开莲。
    从者八九人,非鬼非戎蛮。
    出水未成列,先登扬旗旜。
    长刀拥旁牌,白羽注强拳。
    虽服甲与裳,状貌犹鲸鳣。
    水兽不得从,仰面以手扳。
    空虚走雷霆,雨电晦九川。
    风师黑虎囊,面目昏尘烟。
    翼从三神人,万里朝天关。
    我从大觉师,得此诡怪编。
    画者古阎子,于今三百年。
    见者谁不爱,予者诚已难。
    在我犹在子,此理宁非禅。
    报之以好词,何必画在前。

  • 荆门惠泉

    苏洵〔宋朝〕

    古郡带荒山,寒泉出西郭。
    嘈嘈幽响远,衮衮清光活。
    当年我少年,系马弄潺湲。
    爱此泉旁鹭,高姿不可攀。
    今逾二十载,我老泉依旧。
    临流照衰颜,始觉老且瘦。
    当时同游子,半作泉下尘。
    流水去不返,游人岁岁新。

  • 忆山送人

    苏洵〔宋朝〕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睛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虵蚖。
    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
    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
    其余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啮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余日,泊舟事征鞍。
    烂熳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
    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噫不复留,驰车走轘辕。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山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阁怖马足,险崖磨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加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妨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领,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运。
    遂使下余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山,中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
    余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飡。
    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着意看。

  • 自尤

    苏洵〔宋朝〕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怨人。
    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醉辛。
    余家世世本好学,生女不独治组紃。
    读书未省事华饰,下笔亹亹能属文。
    家贫不敢嫁豪贵,恐彼非偶难为亲。
    汝母之兄汝叔舅,求以厥子来结姻。
    乡人婚嫁重母族,虽我不肯将安云。
    生年十六亦已嫁,日负忧责无欢欣。
    归宁见我悲且泣,告我家事不可陈。
    舅姑叔妹不知道,弃礼自快纷如云。
    人多我寡势不胜,祗欲强学非天真。
    昨朝告以此太甚,捩耳不听生怒嗔。
    余言如此非乃事,为妇何不善一身。
    嗟哉尔夫任此责,可奈狂狠如痴麏。
    忠臣汝不见泄冶,谏死世不非陈君。
    谁知余言果不妄,明年会汝初生孙。
    一朝有疾莫肯视,此意岂尚求尔存。
    忧惶百计独汝母,复有汝父惊且奔。
    此时汝舅拥爱妾,呼卢握槊如隔邻。
    狂言发病若有怪,里有老妇能降神。
    呼来问讯岂得已,汝舅责我学不纯。
    急难造次不可动,坚坐有类天王尊。
    导其女妻使为孽,就病索汝襦与裙。
    衣之出看又汝告,谬为与汝增殷勤。
    多多扰乱莫胜记,咎汝不肯同其尘。
    经旬乳药渐有喜,移病余告未绝根。
    喉中喘息气才属,日使勉强飡肥珍。
    舅姑不许再生活,巧计窃发何不仁。
    婴儿盈尺未能语,忽然夺去词纷纷。
    传言姑怒不归觐,急抱疾走何暇询。
    病中忧恐莫能测,起坐无语涕满巾。
    须臾病作状如故,三日不救谁缘因。
    此惟汝甥汝儿妇,何用负汝漫无恩。
    嗟余生女苟不义,虽汝手刃吾何言。
    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
    正应以此获尤谴,汝可以手心自扪。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只今闻者已不服,恨我无勇不复冤。
    惟余故人不责汝,问我此事久叹呻。
    惨然谓我子无恨,此罪在子何尤人。
    虎跑牛触不足怪,当自为计免见吞。
    深居高堂闭重键,牛虎岂解逾墙垣。
    登山入泽不自爱,安可侥幸遭骐驎。
    明珠美玉本无价,弃置沟上多缁磷。
    置之失地自当尔,既尔何咎荆与榛。
    嗟哉此事余有罪,当使天下重结婚。

  • 答二任

    苏洵〔宋朝〕

    鲁人贱夫子,呜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暇。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落,文章彼人夸。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山中楂。
    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

《六国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