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出自南北朝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拼音解读
luò yáng chéng dōng táo lǐ huā ,fēi lái fēi qù luò shuí jiā
luò yáng nǚ ér xī yán sè ,zuò jiàn luò huā zhǎng tàn xī 。
jīn nián huā luò yán sè gǎi ,míng nián huā kāi fù shuí zài ?
yǐ jiàn sōng bǎi cuī wéi xīn ,gèng wén sāng tián biàn chéng hǎi 。
gǔ rén wú fù luò chéng dōng ,jīn rén hái duì luò huā fēng 。
nián nián suì suì huā xiàng sì ,suì suì nián nián rén bú tóng 。
jì yán quán shèng hóng yán zǐ ,yīng lián bàn sǐ bái tóu wēng 。
cǐ wēng bái tóu zhēn kě lián ,yī xī hóng yán měi shǎo nián 。
gōng zǐ wáng sūn fāng shù xià ,qīng gē miào wǔ luò huā qián 。
guāng lù chí tái wén jǐn xiù ,jiāng jun1 lóu gé huà shén xiān 。
yī cháo wò bìng wú xiàng shí ,sān chūn háng lè zài shuí biān ?
wǎn zhuǎn é méi néng jǐ shí ?xū yú hè fā luàn rú sī 。
dàn kàn gǔ lái gē wǔ dì ,wéi yǒu huáng hūn niǎo què b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全唐诗》又作“代白头吟”。《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代”是“拟”的意思,《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作者介绍

刘希夷

刘希夷

刘希夷(约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原有集,已失传。►30篇诗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的下一句是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该诗句出自刘希夷的作品《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6388_1.html

刘希夷相关诗词

  • 洛川怀古

    刘希夷〔唐朝〕

    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
    感叹前问之,赠予辛苦词。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
    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芳□□□□,□□□□□。
    碑茔或半存,荆棘敛幽魂。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

  • 晚憩南阳旅馆

    刘希夷〔唐朝〕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
    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
    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 入塞

    刘希夷〔唐朝〕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

  • 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

    刘希夷〔唐朝〕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
    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春洲惊翡翠,朱服弄芳菲。
    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
    含情罢所采,相叹惜流晖。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
    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
    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皓如楚江月,霭若吴岫云。波中自皎镜,山上亦氛氲。
    明月留照妾,轻云持赠君。山川各离散,光气乃殊分。
    天涯一为别,江北自相闻。
    舣舟乘潮去,风帆振草凉。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洄溯经千里,烟波接两乡。云明江屿出,日照海流长。
    此中逢岁晏,浦树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城临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云曲金阁,珠楼碧烟里。月明芳树群鸟飞,
    风过长林杂花起。可怜离别谁家子,于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红草盛丰茸,南湖碧水照芙蓉。朝游暮起金花尽,
    渐觉罗裳珠露浓。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忆昔江南年盛时,平生怨在长洲曲。冠盖星繁湘水上,
    冲风摽落洞庭渌,落花舞袖红纷纷,朝霞高阁洗晴云。
    谁言此处婵娟子,珠玉为心以奉君。

  • 览镜

    刘希夷〔唐朝〕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