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出自清朝苏舜钦的《水调歌头·沧浪亭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拼音解读
xiāo sǎ tài hú àn ,dàn zhù dòng tíng shān 。yú lóng yǐn chù ,yān wù shēn suǒ miǎo mí jiān 。fāng niàn táo zhū zhāng hàn ,hū yǒu biǎn zhōu jí jiǎng ,piě làng zǎi lú hái 。luò rì bào fēng yǔ ,guī lù rào tīng wān
zhàng fū zhì ,dāng jǐng shèng ,chǐ shū xián 。zhuàng nián hé shì qiáo cuì ,huá fā gǎi zhū yán 。nǐ jiè hán tán chuí diào ,yòu kǒng ōu niǎo xiàng cāi ,bú kěn bàng qīng lún 。cì zhào chuān lú dí ,wú yǔ kàn bō l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评析

  苏词仅存此一首,作于被迫闲居期间。词人壮年被斥退出官场,个人志向不得施展,内心的愤慨可想而知。词的上片写隐逸之乐。在湖山之间潇洒度日,与“鱼龙”为伍,追慕陶朱、张翰之为人,扁舟垂钓,载鲈归来。自然界的风风雨雨都不置心中,它们也不可能象官场中的暴风雨那样伤害词人了。下片才写出被迫过这种生活的痛苦。宋代文人士大夫皆有“先忧后乐”的济世精神,轻易不言退隐。即使言及隐逸,或者是故作姿态,或者是出于无奈。苏舜钦就是出于无奈。所以,过片明确表示:“丈夫志,当盛景,耻疏闲”,其真实心声是抗拒、排斥这种生活方式。对“壮年”的追问,充满着愤慨不平之气,词人其实并不“潇洒”,并不超脱。故作“垂钓”状,事实上则“又恐鸥鸟相猜”,这依然是词人内心进与退矛盾的形象表露。“无语看波澜”的结局,就是一种不甘心的表示。词人后来再度出仕,就说明了一切。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宋绵州盐泉人,字子美,号沧浪翁。苏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少有大志,当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独其与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杰多从之游。初以父荫补官,累迁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其才,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杜衍与仲淹主新政,多遭谗陷,舜钦坐售故纸钱召妓乐会宾客除名。流寓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以自适。工诗文,其体豪放,时发愤于歌诗中。又善草书,每酣酒落笔,为时人所传。后为湖州长史卒。有《苏学士集》。►249篇诗文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的上一句是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的下一句是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该诗句出自苏舜钦的作品《水调歌头·沧浪亭》。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6338_4.html

苏舜钦相关诗词

  • 送张行之越

    苏舜钦〔宋朝〕

    五云寺下石桥边,六月溪风洒面寒。
    今正炎天君独往,松闲寻我旧题看。

  • 和永叔琅邪山庶子泉阳冰石篆诗

    苏舜钦〔宋朝〕

    一气破散万事起,独有篆籀含其真。
    周鼓秦山坏已久,下至唐室始有人。
    宗臣转注得天法,质虽浑厚气乃振。
    人间所存十数处,丰疎异体世共珍。
    其中琅邪石泉记,比之他法殊不伦。
    铁锁关连玉钩壮,曲处力可持万钧。
    复疑蛟虬植爪角,隐入翠壁蟠未伸。
    近来欲眼苦不赏,惟有风月时相亲。
    紫微仙人谪此守,此地胜绝旧喜闻。
    公余往观领宾从,猎猎画隼摇青春。
    远休车骑步泉侧,酌泉爱篆移朝昏。
    挥弄潺湲玩点画,情通恍惚疑前身。
    作诗缄本远相寄,邀我共赋意甚勤。
    昨承见教久阁笔,压以大句尤难文。
    高风胜事日倾倒,安得身寄西飞云。

  •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

    苏舜钦〔宋朝〕

    势压苍崖险可惊,攀云半日到轩楹。
    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惭觉愁随烟霭散,只疑身有羽翰生。
    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 竹轩

    苏舜钦〔宋朝〕

    君与我同好,数过我不穷。
    对之酌绿酒,又为鸣丝桐。
    作诗写此意,韵和霜间钟。
    清篇与翠干,岁久日益秾。
    惜哉嵇阮放,当世已不容。
    吾侪有雅尚,千载挹高踪。

  • 无锡惠山寺

    苏舜钦〔宋朝〕

    寺古名传唐相诗,三伏奔迸予何之。
    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走凉参差。
    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
    二边羌胡日鬭格,释子宴坐殊不知。

《水调歌头·沧浪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