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拼音解读
lǜ yě táng kāi zhàn wù huá ,lù rén zhǐ dào lìng gōng jiā 。
lìng gōng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hé yòng táng qián gèng zhǒng hu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华州下邽人,祖籍太原,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季庚子。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时,历迁翰林学士、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居易首上疏,请亟捕凶手。以越职言事,贬江州司马。穆宗长庆初,累擢中书舍人,乞外任,为杭州刺史,筑堤捍钱塘湖,溉田千顷。久之,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复除苏州刺史。文宗立,入为秘书监,迁刑部侍郎。大和三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遂居洛阳。晚年奉佛,以诗酒自娱。武宗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工诗,倡导“新乐府”运动。诗文与元稹齐名,世号“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又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等。►2540篇诗文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上一句是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该诗句出自白居易的作品《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6328_2.html

白居易相关诗词

  •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白居易〔唐朝〕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嵩山表里千重雪,
    洛水高低两颗珠。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 听芦管

    白居易〔唐朝〕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
    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 红线毯

    白居易〔唐朝〕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自此后诗到杭州后作)

    白居易〔唐朝〕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

  •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白居易〔唐朝〕

    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