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出自南北朝沈约的《咏芙蓉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拼音解读
wēi fēng yáo zǐ yè ,qīng lù fú zhū fáng
zhōng chí suǒ yǐ lǜ ,dài wǒ fàn hóng gu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微风吹拂使树叶摇晃,轻轻的露珠粘在房子上。
水池中的水之所以发出绿光,是因为在等我释放红光。

赏析

南北朝沈约这首咏荷诗(沈约《咏芙蓉诗》)是相当有名的,中国古诗词风花雪月,在花一类里,在荷花一类里,它有相当重的地位,因为这诗作者从颜色上作文章,并且给花拟人化,让诗很生动很有味。
诗中说,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在微风下,荷花紫色的叶子,和朱房(红色未放的花蕾)摇曳多姿,诗人就让静静的画面生动起来,而下两句,“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作者拟人化的让池中的花苞开口说话,池中的绿水正在等待着我大放异彩。
前一句提问式的话,池中的水怎么为一直为绿色啊,下一句回答,因为池中绿水在等待期待我“泛红光”(朱房盛开)。
从我取来的底中扣解为,期盼花蕾开放。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祖父沈林子在宋为征虏将军。父亲沈璞为淮南太守,元嘉末被诛。沈约年幼孤贫,好学习,博览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封建吕侯。沈约与谢朓、王融同时,是当时文坛上的主要人物。他和谢朓等人开创了「永明体」的新体诗歌,比较讲求声韵格律。他还提出「四声八病」之说,这对于后来格律诗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也影响了诗歌的形式主义的倾向。他曾著有《四声谱》,今已不存。现存的著作有《宋书》和辑本《沈隐侯集》。►18篇诗文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的下一句是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该诗句出自沈约的作品《咏芙蓉》。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62303_1.html

沈约相关诗词

  • 古意诗

    沈约〔南北朝〕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沈约〔南北朝〕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 别范安成(生平少年日)

    沈约〔南北朝〕

    【别范安成】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1] 。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2] 。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3] 。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4] 。

  • 休沐寄怀

    沈约〔南北朝〕

    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
    阶墀幸自足,安事远邀游?
    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
    凭轩搴木末,垂堂对水周。
    紫箨开绿筿,白鸟映青畴。
    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
    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
    爨熟寒蔬剪,宾来春蚁浮。
    来往既云倦,光景为谁留?

  •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眷言访舟客)

    沈约〔南北朝〕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咏芙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