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出自清朝张惠言的《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拼音解读
nián nián fù què huā qī !guò chūn shí ,zhī hé ān pái chóu xù sòng chūn guī 。
méi huā xuě ,lí huā yuè ,zǒng xiàng sī 。zì shì chūn lái bú jiào qù piān z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复一年,总是辜负了百花盛开时节,春天过去,只好带着惆怅送别春天。
梅花傲雪,梨花映月,至今令人思念不已。真是春天来时不知不觉,春天去时令人惋惜。

注释
负却:犹辜负。
只合:只得,只当。

评解

此词写春过惜春。作者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错过花期。看似信手拈来,却是耐人寻味。“春来不觉去偏知”一句,更揭示了人之常情,即诸事往往在时过境迁之后,才倍觉珍贵。春如此,人生亦如此。全词语浅意深,新颖自然。

作者介绍

张惠言

张惠言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初工骈文,词藻极美。又工词,为常州词派创始人。后治古文,学韩愈、欧阳修,号为阳湖派古文。再进而治经学,深于《易》、《礼》,卓然为经师。工篆书。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易候》、《茗柯文编》、《茗柯词》。又选有《词选》、《七十家赋钞》。►47篇诗文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的上一句是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该诗句出自张惠言的作品《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6143_4.html

张惠言相关诗词

  • 水龙吟 清明次计伯英韵

    张惠言〔清朝〕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
    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
    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
    看昨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
    绣户无踪。
    海山何处,也随花戏。
    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
    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

  • 粉蝶儿 春雨

    张惠言〔清朝〕

    甚心情还自来小楼凝望?一丝丝、看他愁样。
    软东风、暂禁着、柳花飞飏。却无端、催着桃花飘荡。

    者心情付春雨绕遍天壤。一丝丝、看侬愁样。
    是啼痕、染就了、万重烟障。问江南、芳草可还惆怅?

  • 丑奴儿慢二首 其一 见榴花作

    张惠言〔清朝〕

    柳绵吹尽,楼外旧愁如梦。
    又镇日、门随雨闭,帘借烟笼。
    却怕凭阑,相思无字问残红。
    新阴绿处,几时轻逗,芳意千重。
    玉勒俊游,从他幽独,不到山中。
    况满地、浮英浪药,还做春容。
    只有斜阳,年年识得换熏风。
    春余心事,凭将杜宇,深诉花工。

  • 八六子

    张惠言〔清朝〕

    曲栏东,藕花一朵,嫣然开向愁中。
    正泪湿五更寒雨,慵欹一地温风,可怜似侬。

    曾凭幽梦相通。
    夜月梅边旧恨,朝云兰外轻踪。
    但绕遍、天涯有谁寄与,西洲春远,洞庭秋晚;
    耐他芳意千丝宛转,柔情一点玲珑。
    况匆匆,苹波又摧断红。

  • 水调歌头五首 其四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张惠言〔清朝〕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
    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须。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
    莫听子规呼。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