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出自清朝张惠言的《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拼音解读
bì yún wú dù bì tiān chén ,shì hú xīn ,shì nóng xīn 。xīn dǐ hú tóu ,lù duàn dào rú jīn 。láng dào duàn qiáo xū yǒu lù ,nóng zhù chù ,liǔ rú jīn 。
nán gāo fēng shàng wàng láng dēng ,láng chóu shēn ,qiè chóu shēn 。láng ruò chóu shí ,hǎo xiàng běi fēng xún 。xiàng duì fēng tóu jù huà shí ,shuāng yǐng zài ,zhào qīng xú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⑴江城子:词调名。分单调、双调两类,各有数体。单调始于晚唐韦庄,五代欧阳炯,双调始于北宋苏轼。⑵张春溪:名伯魁,字春溪,清浙江海盐县人,张惠言友。 ⑶西湖竹枝词: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区。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今重庆周围地区)一带民歌。⑷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碧云,指碧色的云。此词与“云雨”、“鱼雁”等意象一道,常为古人用来作男女恋情的象征。⑸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心底,指“侬”的心底。湖头,湖起始的地方。此处指“侬”心上人所居住的地方。路断,指道路不通。暗示“侬”与心中人许久音讯阻隔,没有相会了。 ⑹断桥:桥名,在西湖孤山边。本名宝祐桥,又名断家桥。以孤山之路,至此而断,故自唐以来皆呼为断桥。 ⑺金:金黄色。此指柳叶由绿泛黄,与金黄色相似。又黄色醒目,容易辨认。 ⑻南高峰、北峰:西湖周围多山,环湖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 ⑼相对峰头俱化石:相对,面对面的相向、对峙。化石:南朝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相传有贞妇送夫从役,站在山头望丈夫,久之化而为石。后遂以此典表现女子对丈夫的忠贞与思念,形容精诚至极。⑽双影在,照清浔:清浔,清澈的水边。浔,水边深处。《淮南子·原道训》:“故虽游于江浔海裔。”句谓西湖边上的南、北两峰,就象那古代的望夫石一样,相对眺望,伫立凝视,它们的双影,倒映在清澈的水流中。

赏析

从这首词的小序“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看,可知这首词为步韵之作。竹枝词为诗体,张惠言一生不作诗,自言:“余年十八、九时,始求友,最先得云珊。时余姊之婿董超然,与云珊锐意为诗。三人者,居相迩,朝夕相过,过即论诗。余心好两人诗,未暇学也。其后三、四年,各以衣食奔走南北,率数年乃一得见,见辄出新诗各盈卷。而余学诗,久之无所得,遂绝意不复为。每见超然、云珊读其诗,恧然以愧”(《茗柯文编·杨云珊览辉阁诗序》),所以,他以词来和友人张伯魁的诗韵。

词的上阕主要写闱中佳秀对“郎”的思念、盼望,写她与“郎”虽有情却彼此音讯睽隔,展示出这位女子多情、勇敢且惊世骇俗的风致。词下阕承上阕的情感,过片即直言“侬”对“郎”的思念与盼望:“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词中女子对恋人的思念是如此之不可遏止,煎熬其心魂,以致她爬上西湖傍边的南高峰来眺望心中人,希望他也能登上山峰,与其相会。固然,词中女子是否登上山峰我们不必过于坐实来解,这也许只是她的一个想象而已,或者一时的情感冲动罢了,不一定真有其事。那么,她是否与“郎”相会了呢?没有,因为“郎愁深,妾愁深”。如果两个久相睽隔的人能够相会,以慰相思之苦,也许他们的痛苦或者能够得到稍许的冲淡,然而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所以,他们双方的痛苦是如此的深沉。于是,词中女子在心中默默地告诫她的恋人:“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不叫“郎”到我身在其中的南峰来寻找,却叫他南辕北辙到北峰去追寻,显然是有情绪,闹别扭了。或者,词中女子在埋怨恋人太没有胆量了。或者,她对恋人的犹豫不决深感失望。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她脱口而出抛出了重话:“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意思是:你最好到北峰去找我,那时,我在南,你在北,我们两个都变成伫立的石头,遥相眺望,永远揆隔,只有我们的双影,倒映在清澈的水波中!话说得重了一些,但从这牢骚语中我们可以窥见词中女子的耿耿深情,也由衷的喜欢她那种直来直去,有话就要说的率直、泼辣的性格。 

此词写得明白晓畅,中多口语,颇具民歌风味。词中女主公率直且颇有几分阳刚的个性,与唐宋词以来小词中流行的纤弱女性形象相比,颇具几分异量之美。而词中女主人公对恋情的坚贞与不懈追求,也令此词的言情纯真、坦白,楚楚动人。

作者介绍

张惠言

张惠言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初工骈文,词藻极美。又工词,为常州词派创始人。后治古文,学韩愈、欧阳修,号为阳湖派古文。再进而治经学,深于《易》、《礼》,卓然为经师。工篆书。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易候》、《茗柯文编》、《茗柯词》。又选有《词选》、《七十家赋钞》。►47篇诗文

“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的上一句是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该诗句出自张惠言的作品《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596_6.html

张惠言相关诗词

  • 丑奴儿慢二首 其二 见榴花作

    张惠言〔清朝〕

    绿云初破,浓点几枝红晕。
    是万迭相思簇就,深卷愁痕。
    试问东风,吹来还有旧春魂?
    杜鹃啼罢,征鸿去尽,芳意谁论?

    长记那时,美人初见,一样细裙。
    便消受、朱幡深护,已耐南熏。
    不恨凄凉,为君幽独又伤神。
    黄梅时候,半天风雨,自倚孤村。

  • 相见欢四首 其三

    张惠言〔清朝〕

    枝头觅遍残红,更无踪。
    春在斜阳荒草野花中。

    溪边树,堤间路,几时逢?
    昨夜梦魂飞过小桥东。

  • 青门引 上巳

    张惠言〔清朝〕

    花意催春醒,和雨做成云性。
    流杯不敢趁轻阴,游丝一缕,个是江南影。

    无端燕子呼残病,说道春将尽。
    出门却看芳草,青青放出垂杨径。

  • 水调歌头五首 其五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张惠言〔清朝〕

    长镵白木柄,斸破一庭寒。
    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
    要使花颜四面,和著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
    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
    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
    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
    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 水龙吟 寒食次计伯英韵

    张惠言〔清朝〕

    向前还有多春,廿番花信从头计。
    西风做冷,东风做暖,桃花都记。
    守得春三,禁烟时候,雨酡云醉。
    怕玉楼深处,游人未见,又一片,抛春外。

    笑说踏青去好,恐看花、为花凝泪。
    旧燕不来,新莺多语,春情谁系?
    到晚凭阑,西山见我,相看妩媚。
    正疏疏帘底,轻阴不醒,蝶儿清寐。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