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过,萍风起

出自宋朝谢逸的《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拼音解读
liàn huā piāo qì 。sù sù qīng xiāng xì 。méi yǔ guò ,píng fēng qǐ 。qíng suí xiāng shuǐ yuǎn ,mèng rào wú fēng cuì 。qín shū juàn ,zhè gū huàn qǐ nán chuāng shuì 。
mì yì wú rén jì 。yōu hèn píng shuí xǐ 。xiū zhú pàn ,shū lián lǐ 。gē yú chén fú shàn ,wǔ bà fēng xiān mèi 。rén sàn hòu ,yī gōu dàn yuè tiān rú shu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楝(liàn):落叶乔木,初夏开花。蔌蔌:形容楝花落下的声音。萍风:微风。吴峰:浙江一带的山。湘水、吴峰:泛指遥远的山水。袂:衣袖,袖口。

赏析

这是一首夏季避暑词。上片写夏日景色,下片写消夏生活。

楝花备细,纷纷下落;梅雨落过,水草邃起,点明时序风物。情随湘水,梦绕吴峰,屏风上所绘山水,使人遥想名胜景色。琴书倦、鹧鸪唤醒,南窗倦卧,写日常午睡之情。于是,耽情歌舞,玩月晚凉。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夏日图景,描绘出浓郁的生活情趣。

这首词,写景抒情,用事运典,无不思致缜密。“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用程晓诗意:“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写伏暑天气,人们在家中歇息,很少来往。“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典用骆宾王《竞渡诗序》:“便娟舞袖,向绿水以全低,飘飏歌声,得清风而更远。”全词笔调纤灵,语句凝炼,对仗工整。是宋词艺苑中的一株奇葩。

作者介绍

谢逸

谢逸

谢逸(1068~1112),字无逸,号溪堂居士,临川(今属江西)人。少孤,博学,工文辞。以咏胡蝶诗三百首知名,人称谢蝴蝶。屡举进士不第,以布衣终老。逸与从弟迈齐名,时称“二谢”。以诗文自娱,为黄庭坚所称赏。尝作胡蝶诗三百余首,人称谢胡蝶。有《春秋广微》、《樵谈》、《溪堂集》、《溪堂词》。►325篇诗文

“梅雨过,萍风起”的上一句是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的下一句是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该诗句出自谢逸的作品《千秋岁·咏夏景》。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511_3.html

谢逸相关诗词

  • 句 其一五

    谢逸〔宋朝〕

    露冷霜干玉骨寒。

  • 游宝应寺分咏古迹探得颜鲁公戒坛碑以坛字为韵

    谢逸〔宋朝〕

    鲁公虹气胸中蟠,发为心画妙笔端。
    严如礼乐陈太庙,肃若朝会罗千官。
    想见诮杞叱希烈,不忧米罄无晨餐。
    曩凭熊轼守此土,浮屠受戒升高坛。
    手磨苍珉纪岁月,大书深刻期不刓。
    至今父老见必拜,尚余堕泪碑斓斑。
    争摹墨本走四海,购求不惜千金殚。
    挂之虚堂拂尘壁,凛然六月阴风寒。
    岂惟贼臣敛衽避,厉鬼不得神其奸。

  • 吴迪吉载酒永安寺会者十一分韵赋诗以字为韵予用逸字

    谢逸〔宋朝〕

    延陵多贤孙,杰然者迪吉。
    上书因自讼,宾客禁私觌。
    瞑目数归期,闭口防罚直。
    谒告呼朋侪,笑谈洗忧戚。
    开樽青莲界,逍遥以永日。
    翩翩客鼎来,草草筵初秩。
    子珍乐易人,开谈见胸臆。
    宗鲁与人交,坦然无畛域。
    君泽学古谈,论议简而质。
    伯更廊庙具,绿发居师席。
    泽民泮水英,每试辄中的。
    叔野饱书史,胸中万卷积。
    文美秉天机,温如苍玉璧。
    文康气雄豪,目睨天宇窄。
    中邦最清修,操履有绳尺。
    乐之似长康,痴绝故无匹。
    坐客皆奇才,椎钝莫如逸。
    诸人或见赏,颇爱性真率。
    不求身后名,但喜杯中物。
    世故了不知,一醉吾事毕。

  •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谢逸〔宋朝〕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 点绛唇

    谢逸〔宋朝〕

    九日登高,倚楼人在秋空半。汝江如练。碧影涵云巘。
    醉看茱萸,定是明年健。清尊满。菊花黄浅。偏入陶潜眼。

《千秋岁·咏夏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