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拼音解读
shí liáng máo wū yǒu wān qī ,liú shuǐ jiàn jiàn dù liǎng bēi 。
qíng rì nuǎn fēng shēng mài qì ,lǜ yīn yōu cǎo shèng huā sh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注释石梁:石桥弯碕:曲岸溅溅:流水声陂:池塘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1831篇诗文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上一句是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该诗句出自王安石的作品《初夏即事》。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473_2.html

王安石相关诗词

  • 王安石〔宋朝〕

    灵源开辟有,赢缩但相随。
    逆折山能碍,奔流海与期。
    泥沙拆蚌蛤,云南暗蛟螭。
    欲问深何许,冯夷秖自知。

  • 楼上望湖

    王安石〔宋朝〕

    楼上人肠渴欲枯,楼前终日望平湖。
    无舟得入沧浪去,为问渔人得意无。

  • 偶成二首 其一

    王安石〔宋朝〕

    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勠力求田岂为名。
    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相逢始觉宽愁病,搔首还添白发生。

  • 送萧山钱着作

    王安石〔宋朝〕

    才高诸彦故无嫌,兄弟同时举孝廉。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

  • 江上二首 其一

    王安石〔宋朝〕

    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
    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
    共看蒹苇宅,聊即稻粱谋。
    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

《初夏即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