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出自唐朝李白的《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拼音解读
wèi xǐ rǎn chén yīng ,guī lái fāng cǎo píng 。
yī tiáo téng jìng lǜ ,wàn diǎn xuě fēng qíng 。
dì lěng yè xiān jìn ,gǔ hán yún bú háng 。
nèn huáng qīn shě mì ,gǔ shù dǎo jiāng héng 。
bái quǎn lí cūn fèi ,cāng tái bì shàng shēng 。
chuān chú gū zhì guò ,lín wū jiù yuán míng
mù luò qín cháo zài ,lí shū shòu lù chéng 。
fú chuáng cāng shǔ zǒu ,dǎo qiè sù yú jīng 。
xǐ yàn xiū liáng cè ,qiāo sōng nǐ sù zhēn 。
cǐ shí zhòng yī qù ,qù hé dào sān qī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沾满灰尘的帽子还未清洗,匆匆归来后立即叩访山门。
爬满青藤的小路向远处伸延,高远的万点雪峰若隐若现。
周围满地都铺上枯枝冷叶,寒冷的峡谷中都是凝滞不动的密云。
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竹,深山中老树古木斜倒着横在江面。
白狗离开村子在远处狂吠,苍苔在屋里的墙壁上生长。
厨房中出现野鸡穿来穿去,临屋处依然有猿猴在啼鸣。
树枝掉落上面的鸟巢还在,篱笆疏漏成为野兽的路径。
整理床铺有苍鼠急忙逃走,倒出箱子惊动了箱中蠹鱼。
要发愤读书学好治国本领,养成青松一样高尚的品格。
这次回来不久将又要离去,离开后准备大干一番事业。

注释
旧山:安旗等认为此指四川江油境内的匡山。匡山也叫戴天山。《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载:“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
染尘缨:沾满灰尘的帽子。
芳草平:即芳草坪。
雪峰:安旗等注:“雪峰,当指岷山,俗称雪山,在江油县(即今四川省江油市)西北三百里,四季常有积雪。”
篁(huáng):竹子。
雉(zhì):野鸡。
箧(qiè):箱子。素鱼:即蠹鱼,蛀蚀书籍衣物的小虫,因其色白,故名。
“洗砚”二句:意思是要发愤读书,养成青松一样高尚的品格。素贞,指情操。
三清:道教指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包括玉清、上清、太清。此处比喻朝廷。

参考资料:
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581

鉴赏

这首诗收录在《文苑英华》、《李太白全集》及《彰明县志》,是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旧山”就是大匡山,《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载:“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冬日”,一般学者认为是公元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冬天。

这首诗首先写冬归旧山的急切心情,再写归山所见景象。虽然时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难掩诗人对旧山的喜爱:万点雪峰,在阳光下闪烁;爬满青藤的山间小路,依然充满生机。接着近距离描写旧居的荒凉破败。由于离居时久,诗人居所已成雉飞,猿啼、鼠走、兽奔之地。铺陈描写中诗人难以掩饰的叹惋之情表露无遗。最后诗人表示要重新振作,发愤读书,以求闻达于当世,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这首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铺陈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结尾两句收束有力,正是年轻诗人又一次整装待发前的坚定誓言。

赏析

此诗为李白在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诗写自己匆匆归家发现旧居的荒败景象,表达了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全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叹惋之情中却展示了自己立志发愤读书,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诗在形式上既讲求格式又不为格律所羁缚,体现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形式迁就内容的特点。

诗中的李白归心似箭,未洗征尘,行色匆匆,即叩访山门。那久违的远山近水仿佛对他有意,那故园的芳草仿佛对他有情。在归来的路上,他以诗人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一系列景象:那碧绿的“一条藤径”,那高远的“万点雪峰”,满地密密麻麻的枯枝冷叶,一谷厚厚浓浓凝滞不动的寒云,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深山中老树古木破江而横。

根据诗中的描写,万点静寂的雪峰前有一条鲜活碧绿的藤径,人踪渺无的自然里有冲风冒雪的嫩篁常青,纵然“谷寒云不行”,纵然“古树倒江横”,但静寂中依旧有远山的召唤,死灰中依旧有顽强的生命,这就是不灭的人性之灯。正是在这样的自然里,在这样的山水中,李白真切地感到,他的心是属于阳光、雪峰、嫩竹、白云和大自然的,也只有在自然的山水之中,他的心才是最自由的。人在自然山水中放情,心在自然山水中平衡,诗人在登山涉水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给予他的无限生命力和无尽的快慰感。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两句,表明李白此次回归“旧山”,只是作短暂停留,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又将远离。“归”即将“别”,要告别自己熟悉的居所,告别多年读书学习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无怪乎作者使用了那么多笔墨。诗中明白宣告“去合到三清”,意即以诗文干谒权贵,重用于当世,以伸鲲鹏之志。

李白的这种对自然山水的心仪与交流,是一种人格的“寻真”。他希望达到的,就是借客观自然山水的清凉,来尽情洗涤自己主观的俗虑。在李白的笔下,自然山水有时就是一种象征,当自然山水被当作是一种客观关联物,作为一种永恒的象征时,它就能使李白产生强烈的时空意识。

这首诗首先写冬归旧山的急切心情,再写归山所见景象。虽然时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难掩诗人对旧山的喜爱:万点雪峰,在阳光下闪烁;爬满青藤的山间小路,依然充满生机。接着近距离描写旧居的荒凉破败。由于离居时久,诗人居所已成雉飞、猿啼、鼠走、兽奔之地,在铺陈描写中诗人难以掩饰的叹惋之情表露无遗。最后诗人表示要重新振作,发愤读书,以求闻达于当世,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参考资料:
敬永谅.李白《冬日归旧山》探微.文史杂志,2004(5)

创作背景

这首诗收录于《文苑英华》、《李太白全集》及《彰明县志》,是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学者一般认为李白归“旧山”时间在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冬天。开元九年春二、三月李白投刺苏颋不中,只受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的夸奖,却不见用,而大为扫兴,有“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之意,故七八个月后归“旧山”读书处,作此诗。

参考资料:
丁稚鸿.《冬日归旧山》确为李白所作,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杨栩生.李白生平研究匡补.成都:巴蜀书社,2000:23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的上一句是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的下一句是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该诗句出自李白的作品《冬日归旧山》。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456_6.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李白〔唐朝〕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李白〔唐朝〕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李白〔唐朝〕

    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
    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
    挥毫赠新诗,高价掩山东。至今平原客,感激慕清风。
    学道北海仙,传书蕊珠宫。丹田了玉阙,白日思云空。
    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七元洞豁落,八角辉星虹。
    三灾荡璇玑,蛟龙翼微躬。举手谢天地,虚无齐始终。
    黄金满高堂,答荷难克充。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
    昔日万乘坟,今成一科蓬。赠言若可重,实此轻华嵩。

  • 口号赠征君鸿(此公时被征)

    李白〔唐朝〕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李白〔唐朝〕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冬日归旧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