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出自南北朝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拼音解读
yù kē shān shān xià yuè lún ,diàn qián shí dé lù huá xīn 。
zhì jīn bú huì tiān zhōng shì ,yīng shì cháng é zhì yǔ r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里面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刚凝结起来的露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赏析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作者介绍

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尝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348篇诗文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的上一句是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该诗句出自皮日休的作品《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393_2.html

皮日休相关诗词

  •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去声

    皮日休〔唐朝〕

    狂霖昏悲吟,瘦桂对病卧。檐虚能彯斜,舍蠹易漏破。
    宵愁将琴攻,昼闷用睡过。堆书仍倾觞,富贵未换个。

  • 正乐府十篇·橡媪叹

    皮日休〔唐朝〕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嚗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 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皮日休〔唐朝〕

    万家无事锁兰桡,乡味腥多厌紫虈。水似棋文交度郭,
    柳如行障俨遮桥。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鸟群高欲避潮。
    唯望旧知怜此意,得为伧鬼也逍遥。

  •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

    皮日休〔唐朝〕

    高蹈为时背,幽怀是事兼。神仙君可致,江海我能淹。
    共守庚申夜,同看乙巳占。药囊除紫蠹,丹灶拂红盐。
    与物深无竞,于生亦太廉。鸿灾因足警,鱼祸为稀潜。
    笔砚秋光洗,衣巾夏藓沾。酒甔香竹院,鱼笼挂茅檐。
    琴忘因抛谱,诗存为致签。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
    鹤共心情慢,乌同面色黔。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
    取岭为山障,将泉作水帘。溪晴多晚鹭,池废足秋蟾。
    破衲虽云补,闲斋未办苫。共君还有役,竟夕得厌厌。

  • 酒中十咏·酒床

    皮日休〔唐朝〕

    糟床带松节,酒腻肥如羜.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
    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自此得公田,不过浑种黍。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