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出自唐朝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拼音解读
huáng sì niáng jiā huā mǎn qī ,qiān duǒ wàn duǒ yā zhī dī
liú lián xì dié shí shí wǔ ,zì zài jiāo yīng qià qià t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黄莺叫得十分和谐动听。名句赏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注释1.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人名。花满蹊,指花多得已经占满了小路。 2.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3.寻花:找到花仔细欣赏。4.蹊(xī):小路。5.娇:可爱的。6.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7.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8.江畔:江边。9.恰恰:象声词,这里形容声音非常和谐动听。

赏析

760年(上元元年)杜甫定居成都西郊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诗人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诗人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这首绝句,仿佛把读者也带入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诗人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更使诗人陶然神往。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为读者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下一句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该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375_1.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唐朝〕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 又作此奉卫王

    杜甫〔唐朝〕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二仪清浊还高下,
    三伏炎蒸定有无。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 九日寄岑参

    杜甫〔唐朝〕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白沙渡(属剑州)

    杜甫〔唐朝〕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国辅、休烈)

    杜甫〔唐朝〕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
    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