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问其故

出自宋朝佚名的《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xiàn)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duǎnhè)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yuántuó)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duǎnhè)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拼音解读
gōng shū pán wéi chǔ zào yún tī zhī xiè ,chéng ,jiāng yǐ gōng sòng 。zǐ mò zǐ wén zhī ,qǐ yú lǔ ,háng shí rì shí yè ,ér zhì yú yǐng ,jiàn gōng shū pán 。
gōng shū pán yuē :“fū zǐ hé mìng yān wéi ?”
zǐ mò zǐ yuē :“běi fāng yǒu wǔ chén zhě ,yuàn jiè zǐ shā zhī 。”gōng shū pán bú shuō 。
zǐ mò zǐ yuē :“qǐng xiàn shí jīn 。”
gōng shū pán yuē :“wú yì gù bú shā rén 。”
zǐ mò zǐ qǐ ,zài bài ,yuē :“qǐng shuō zhī 。wú cóng běi fāng wén zǐ wéi tī ,jiāng yǐ gōng sòng 。sòng hé zuì zhī yǒu ?jīng guó yǒu yú yú dì ,ér bú zú yú mín ,shā suǒ bú zú ér zhēng suǒ yǒu yú ,bú kě wèi zhì ;sòng wú zuì ér gōng zhī ,bú kě wèi rén ;zhī ér bú zhēng ,bú kě wèi zhōng 。zhēng ér bú dé ,bú kě wèi qiáng 。yì bú shā shǎo ér shā zhòng ,bú kě wèi zhī lèi 。”
gōng shū pán fú 。
zǐ mò zǐ yuē :“rán hú bú yǐ hū ?”
gōng shū pán yuē :“bú kě ,wú jì yǐ yán zhī wáng yǐ 。”
zǐ mò zǐ yuē :“hú bú jiàn (xiàn)wǒ yú wáng ?”
gōng shū pán yuē :“nuò 。”
zǐ mò zǐ jiàn wáng ,yuē :“jīn yǒu rén yú cǐ ,shě qí wén xuān ,lín yǒu bì yú ér yù qiè zhī ;shě qí jǐn xiù ,lín yǒu duǎn hè (duǎnhè)ér yù qiè zhī ;shě qí liáng ròu ,lín yǒu kāng zāo ér yù qiè zhī ——cǐ wéi hé ruò rén ?”
wáng yuē :“bì wéi yǒu qiè jí yǐ 。”
zǐ mò zǐ yuē :“jīng zhī dì fāng wǔ qiān lǐ ,sòng zhī dì fāng wǔ bǎi lǐ ,cǐ yóu wén xuān zhī yǔ bì yú yě 。jīng yǒu yún mèng ,xī sì mí lù mǎn zhī ,jiāng hàn zhī yú biē yuán tuó (yuántuó)wéi tiān xià fù ,sòng suǒ wèi wú zhì tù fù yú zhě yě ,cǐ yóu liáng ròu zhī yǔ kāng zāo yě 。jīng yǒu zhǎng sōng wén zǐ pián nán yù zhāng ,sòng wú zhǎng mù ,cǐ yóu jǐn xiù zhī yǔ duǎn hè (duǎnhè)yě 。chén yǐ wáng lì zhī gōng sòng yě ,wéi yǔ cǐ tóng lèi 。”
wáng yuē :“shàn zāi !suī rán ,gōng shū pán wéi wǒ wéi yún tī ,bì qǔ sòng 。”
yú shì jiàn gōng shū pán 。zǐ mò zǐ jiě dài wéi chéng ,yǐ dié wéi xiè ,gōng shū pán jiǔ shè gōng chéng zhī jī biàn ,zǐ mò zǐ jiǔ jù zhī 。gōng shū pán zhī gōng xiè jìn ,zǐ mò zǐ zhī shǒu yǔ yǒu yú 。
gōng shū pán qū ,ér yuē :“wú zhī suǒ yǐ jù zǐ yǐ ,wú bú yán 。”
zǐ mò zǐ yì yuē :“wú zhī zǐ zhī suǒ yǐ jù wǒ ,wú bú yán 。”
chǔ wáng wèn qí gù 。
zǐ mò zǐ yuē :“gōng shū zǐ zhī yì bú guò yù shā chén 。shā chén ,sòng mò néng shǒu ,nǎi kě gōng yě 。rán chén zhī dì zǐ qín huá lí děng sān bǎi rén ,yǐ chí chén shǒu yǔ zhī qì ,zài sòng chéng shàng ér dài chǔ kòu yǐ 。suī shā chén ,bú néng jué yě 。”
chǔ wáng yuē :“shàn zāi 。wú qǐng wú gōng sòng yǐ 。”
zǐ mò zǐ guī ,guò sòng 。tiān yǔ ,bì qí lǘ zhōng ,shǒu lǘ zhě bú nèi yě 。gù yuē :zhì yú shén zhě ,zhòng rén bú zhī qí gōng 。zhēng yú míng zhě ,zhòng rén zhī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助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千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爬行动物多得天下无比,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梓、楠、樟这些大树(名贵树种),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的官吏去攻打宋国,正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一样。”  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技穷了,但他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楚王说:“你说得对!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从楚国归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所以说:“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注释节选自《墨子·公输》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dí),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主张非攻、兼爱。郢(yǐng):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1)公输盘: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能造奇巧的器械,有人说他是传说中的鲁班(未经考证)。(2)云梯:攻城的器械,因其高而称为云梯。将以攻宋:以,用来;将:准备(3)子墨子:指墨翟(此字念“dí",;姓氏中念作“zhái")。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4)闻之:闻,听说。之,代指攻宋这件事。(5)起于鲁:起,起身,出发;于,从;从鲁国出发。(6)至于郢:至,于,到达。郢,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在现在湖北江陵。(7)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公输盘对子墨子的尊称。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命,教导,告诫;“焉”与“为”,两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合用,表示疑问语气。(8)侮:侮辱。臣:墨子的自我谦称(秦汉以前对一般人也可自称“臣”)。(9)借:凭借,依靠;愿:希望。(10)子: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11)说:通“悦”,高兴,愉快。(12)请献千金:允许我奉送(给你)千金。请,和下文“请说之”的“请”,大致相当于今天说的“请允许我”。金,量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13)义:崇尚仁义。(14)固:本来,从来。(15)再拜:表示谦虚、恭敬,一拜再拜。再:两次。(16)请说之: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请:请允许我。说:解说。之:代词,代墨子下面要说的话。(17)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我在北方听说您制造了云梯,将要来攻打宋国。为:做,造。以,用来。(18)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19)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荆国有的是土地而没有足够的人民。(20)荆国:楚国的别称。有余于地:在土地方面有多余。(2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不可以说是聪明。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葬送本来不足的人而去争夺已经多余的土地,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智:聪明;不可谓:不能说是(怎么样的);于:在于;而,表转折,却。(22)仁:对人亲善,友爱。(23)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24)知类:明白事理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25)服:被说服。(26)然胡不已乎:但是,为什么不停止(攻打宋国的计划)然:但是,如此.胡:为什么.已:停止。王:指楚惠王。(27)胡不见我于王: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胡:为什么见:引见于王:状语后置语。(28)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29)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敝舆:破车。褐:粗布衣服。(30)粱肉:好饭好菜。(31)何若:什么样的。(32)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固定用法。(33)云梦:楚国的大泽。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鼍:鳄鱼。(32)文梓:梓树。楩:黄楩木.。豫章:樟树。(33)长木: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国小而穷。(34)王吏:指楚王所派攻宋的官吏。(35)善哉:好呀。虽然:虽然如此。(36)见:召见。(37)牒:木片。(38)九:多次,表约数。(39)距:通“拒”,抵抗。(40)守圉:守卫,圉:通“御”,抵挡。(41)诎:通“屈”,折服。(42)所以:用来...的方法。(43)禽滑厘:人名,魏国人。(44)寇:入侵者。(45)已:停止。(46)虽:即使。(47)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吾既已言之王矣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虽杀臣,不能绝也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义不杀少而杀众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名词作动词,入侵。犀兕麋鹿满之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古今异义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所以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领土,土壤。 虽然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 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 文古义:刺花纹,彩饰今义:常指字和文章。 胡古义:为什么今义:姓氏。

一词多义⑴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子墨子解带为城作为夫子何命焉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必为有窃疾矣是。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后面的“为”:制造。以牒为械当作。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表判断动词,是⑵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动词,会见。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召见。胡不见我与王引见⑶类:不可谓知类动词,事理.为与此同类名词,种类.⑷子:子墨子闻之子(第一个)夫子,先生;子(第二个)尊称。愿借子杀之子,您⑸说: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请说之说,陈述,解释⑹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⑺之:子墨子闻之代词,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者,成,将以攻宋”这个消息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吾知子之所以距我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吾既已言之王矣代词,代这件事愿借子杀之代侮臣者荆之地方五千里的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种请说之代词,代这件事宋无罪而攻之代词,代宋犀兕麋鹿满之代词,代云梦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助词,的守圉之器助词,的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助词,的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助词,的⑻起:起于鲁出发、动身子墨子起,再拜起身⑼以:将以攻宋凭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 以牒为械用⑽于:胡不见我于王向今有人于此在 起于鲁从⑾争(四声):争有所余:动词,争夺知而不争:谏诤⑿已:然胡不已乎停止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⒀文:舍其文轩花纹彩饰,形容词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文理⒁虽: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

通假字1、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2、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4、公输盘诎(通“屈”,理屈)5、知而不争(通“诤”,劝阻)

主要虚词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相当于“的”;也可译为“这类的”。愿借子杀之——他。子墨子闻之——造云梯攻打宋的事情。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子墨子之守围有余——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标志。吾既已言之王矣——造云梯这件事。2.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承接。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表转折,“却”。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承接。公输盘诎,而曰——表转折,“却”。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表转折,“却”。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表转折,“却”。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表承接。3.于子墨子闻之,起于齐——从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到荆国有余于地——在……方面。胡不见我于王——引进动作对象。今有人于此——在。4.以吾知所以距子矣——用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以牒为械——用,把。

鉴赏

《公输》(《公输》为后人添加的,取的是文章的前两个字)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但是公输盘和楚王决不因在道义上的失败而放弃侵宋之心,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责任转嫁到公输盘身上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而说明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还只是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然而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在较量中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把“我”杀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阻止这场战争的不是道义而是墨子的智慧在绝对失败的情况下楚王放弃了攻打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写作特点来看,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当墨子到楚国见到公输盘,经过道义上的一番谴责之后,公输盘“服”了。既然“服”了,将意味着矛盾得以解决。其实不然。当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何以不停止攻宋呢?这么一问,公输盘却把责任转嫁于楚王。这既说明他口服而心不服的真相,又引出了与楚王的新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墨子又去见楚王,从道义上把楚王驳得体无完肤,致使楚王称“善”。楚王既然称“善”,看来矛盾该是解决了。其实不然。楚王同公输盘一样,只不过是耍了个花招罢了。他在称“善”之后用“虽然”二字一转,又把责任推到公输盘身上,说什么“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一来,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又是与楚王的矛盾,又是与公输盘的矛盾,二者错综交织在一起。面对这样顽固而又狡诈的敌人,如果还采取先前那种从道义上揭露的办法对付他们,显然是不能奏效的。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既是摆在墨子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也是读者想要急切知道的。出自墨子的机智多谋,来了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既然楚王和公输盘都仗恃云梯这一攻城之械来攻宋,就需要把云梯这个迷信予以彻底摧毁。于是墨子便在战术上与公输盘来一次较量。较量的结果,公输盘彻底失败,屈服了。如是,矛盾该解决了。然而,矛盾非但没有解决,且向纵深发展。公输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竟想下毒手把墨子这个劲敌杀掉,妄图扫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碍。但是这一阴谋非但未能得逞,反被墨子一眼看穿,进而一针见血地当面揭露了公输盘的卑劣行径,并严正告诉他们:“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之下,才迫使楚王不得不最后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的话来。至此,矛盾才得以解决。试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动!矛盾冲突犹如波浪起伏,滚滚向前推进。

再者,作者还善于运用类比说理,进行层层推理。墨子见公输盘和楚王,都不是直陈其事,开宗明义,而是先作比喻,然后进行逻辑推理,使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尤为突出者,是作者运用比喻之妙。诸如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而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意见,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只是表示不高兴。公输盘不说,当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只好再来个火上加油,“请献十金”。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让他去干杀人的勾当。这下子公输盘可沉不住气了,便脱口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墨子见楚王,则是另一番气象。一开头就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设字样,好像是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够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墨子连用了三个比喻,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既然回答得痛快,那就毫无必要再用激将的办法进一步逼问了。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楚王也像公输盘那样吞吞吐吐的话,墨子将会用别的办法使他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的。可见,墨子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总之,要他们说话,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不说话,不行;说了话,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罢。只要他们说了话,事情就好办了,就可以抓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墨子就是用这种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办法,进行说理的,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文章之所以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是同这种说理的方法密不可分的。

主题思想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记叙了墨子用道理说服公输盘,迫使楚王不得不放弃对宋国的侵略意图的经过,出色地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是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生动而又具体的体现。

写作特点

  本文先写墨子以理说服公输盘;其次指责楚王攻宋之不智,楚王虽穷词夺理,但攻宋之心仍不死;末写挫败公输盘的进攻,并揭穿其阴谋,告以宋国早有准备,迫使楚王放弃用兵,层次清楚,结构紧密完整。本文采取类推的说理方法,加之排比、比喻,使文章生动活泼,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末段写墨子与公输盘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全文通过墨子的言论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写作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今湖北的宣城)。到郢都后,墨子先找到鲁班,说服他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鲁班引荐墨子见楚王。墨子说:“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丢掉自己的白米肥肉,却想偷邻居的糠糟吃,这是个什么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病吧!”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如偷窃癖者一样?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楚王理屈辞穷,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墨子又对楚王说:“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鲁班组织了多次进攻,结果多次被墨子击破。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鲁班认输后故意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如道你如何赢我,我也不说。”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是什么?”墨子义正辞严他说:“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这就是墨翟陈辞,止楚攻宋的典故。

《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兼爱”思想,和墨子高超的辩论技巧。

《公输》一文是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主张的一篇动人故事。主要讲墨子设喻说理,指责楚国对宋国的侵略企图,深刻地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

作者介绍

佚名

佚名

古诗词迷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流传下来了,而作者却不知是谁。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1517篇诗文

“”楚王问其故”的上一句是”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的下一句是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该诗句出自佚名的作品《公输》。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5277_36.html

佚名相关诗词

  • 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拜洛乐章·显和(受图)

    佚名〔唐朝〕

    顾德有惭虚菲,明祇屡降祯符。汜水初呈秘象,
    温洛荐表昌图。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愉。

  • 景星

    佚名〔汉朝〕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 定之方中

    佚名〔先秦〕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 鲁仲连义不帝秦

    佚名〔先秦〕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而听退朝也。’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涂于邹。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 佚名〔先秦〕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公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