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出自唐朝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拼音解读
jiā chén qiáng yǐn shí yóu hán ,yǐn jǐ xiāo tiáo dài hé guàn 。
chūn shuǐ chuán rú tiān shàng zuò ,lǎo nián huā sì wù zhōng kàn
juān juān xì dié guò xián màn ,piàn piàn qīng ōu xià jí tuān 。
yún bái shān qīng wàn yú lǐ ,chóu kàn zhí běi shì zhǎng 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席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
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
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注释
小寒食: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
佳辰:指小寒食节。强饭:勉强吃一点饭。
隐:倚、靠。隐几,即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见《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几”在这里指乌皮几(以乌羔皮蒙几上),是杜甫心爱的一张小桌几,一直带在身边,在一首诗中还写道:“乌几重重缚”(《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意思就是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鹖(音hé合),雉类,据说是一种好斗的鸟,见于《山海经》。这里“鹖”通“褐”,指颜色。仇兆鳌注:“赵注:鶡冠,隐者之冠。”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五:“浑忘憔悴无颜色,翻笑他人戴鶡冠。”
“春水”两句: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带出了作者起伏的心潮,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不也如同隔雾看花,真象难明么!
“娟娟”二句语含比兴。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益觉自己的不得自由。娟娟,状蝶之戏。片片,状鸥之轻。闲幔,一作开幔。
“云白”句:极写潭州(今长沙)距长安之远。这是诗人的夸张,实际上长沙距长安也就一千多公里。
直北:正北。亦见“直北关山金鼓震”(《秋兴八首·其四》)。朱瀚注: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毛奇龄说:船如天上,花似雾中,娟娟戏蝶,片片轻鸥,极其闲适。忽望及长安,蓦然生愁,故结云:“愁看直北是长安”,此纪事生感也(《西河诗话》)。

创作背景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去世前半年多,即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春停留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时候所写,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从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逢到节日佳辰,诗人虽在老病之中还是打起精神来饮酒。“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第二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鹖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首联中“强饮”与“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时的身世遭遇,也包蕴着一生的无穷辛酸。

第二联紧接首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左成文评此二句: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给读者的感觉十分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空灵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以及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精湛。

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所以说“过闲幔”。第二句“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所以说“下急湍”。这里表面上似乎与上下各联均无联系,其实不是这样。这两句承上,写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闲幔”的“闲”字回应首联第二句的“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急湍”指江水中的急流,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正是这样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对比,引发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长安的忧思,向尾联做了十分自然的过渡。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引朱翰的话评价:“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也是指出了第三联与尾联在景与情上的联系。

尾联两句总收全诗。云说“白”,山说“青”,正是寒食佳节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作者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一铺垫。“愁看”句收括全诗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浦起龙说:“‘云白山青’应‘佳辰’,‘愁看直北’应‘隐几’”,这只是从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应。其实这一句将舟中舟外,近处远处的观感,以至漂泊时期诗人对时局多难的忧伤感怀全部凝缩在内,而以一个“愁”字总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所以《杜诗镜铨》说“结有远神”。

此诗有借鉴沈佺期诗句之处,如“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竿篇》)、“云白山青千万里”(《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这首七律在自然流转中显出深沉凝炼,很能表现杜甫晚年诗风苍茫而沉郁的特色。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的上一句是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的下一句是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该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小寒食舟中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473_2.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述怀一首(此已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

    杜甫〔唐朝〕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 南极

    杜甫〔唐朝〕

    南极青山众,西江白谷分。古城疏落木,荒戍密寒云。
    岁月蛇常见,风飙虎或闻。近身皆鸟道,殊俗自人群。
    睥睨登哀柝,矛弧照夕曛。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 九日登梓州城

    杜甫〔唐朝〕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 无家别

    杜甫〔唐朝〕

    寂寞天宝後,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 出郭

    杜甫〔唐朝〕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江城今夜客,还与旧乌啼。

《小寒食舟中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