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出自先秦诗经的《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拼音解读

shān yǒu fú sū ,xí yǒu hé huá 。bú jiàn zǐ dōu ,nǎi jiàn kuáng qiě

shān yǒu qiáo sōng ,xí yǒu yóu lóng ,bú jiàn zǐ chōng ,nǎi jiàn jiǎo tó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注释①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②隰(xí席):洼地。华:同“花”。③子都:古代美男子。④狂:狂妄的人。且(jū居):助词。一说拙、钝也。⑤桥:通“乔”,高大。⑥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⑦子充:古代良人名。⑧狡童:姣美的少年。

鉴赏

《山有扶苏》为《郑风》的第十首。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就是这样一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却因历代说诗者的刻意求深而蒙上重重烟雾,仿佛诗中真有什么深意似的。《毛诗序》说,“刺忽也。所美非美然。”郑玄笺说:“言忽所美之人实非美人”,“扶胥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花生于隰下,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也。”以为是讥刺郑昭公忽的,这种解说完全是曲解了诗意。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以为“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谣。‘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犹云‘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也”。高亨《诗经今注》以为这诗写“一个姑娘到野外去,没见到自己的恋人,却遇着一个恶少来调戏她。”二说似乎都较牵强。程俊英《诗经译注》说:“这是写一位女子找不到如意对象而发牢骚的诗。”有一定道理。而宋儒朱熹则认为《山有扶苏》是“淫女戏其所私者。”此说倒比较接近诗旨。所谓“戏”,即俏骂之意。至于称诗中女主人公为“淫女”,完全出于道学家的偏见,因为在他看来,《郑风》中的所有恋爱诗都是“淫奔之诗”。今人袁梅《诗经译注》“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之类的说法,即脱胎于朱熹之说,但扬弃了朱说的糟粕。

关于诗中所写的情景,读者不妨作这样的想像:在一个山清水秀的野外僻处,一对恋人约定在此幽会。姑娘早早就来了,可是左等右等却不见心上人来。最后,姗姗来迟的爱人总算见着了,姑娘心里当然很高兴,可嘴里却骂骂咧咧地说:我等的人是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可不是你这样的狂妄之徒啊!我等的人是子充那样的良人,可不是你这样的狡狯少年啊!处于热恋中的古代青年男女在欢会中的愉悦的心情,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诗中所描写的那种俏骂,更能表示他们的亲密无间。小儿女的情态在诗中确实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至于诗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这四句,读者大可不必当真,以为是恋人约会环境的真实写照。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清代的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得好:“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也说:“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此诗中的起兴就属于这种性质。当然,无论是高山上长的扶苏树、松树,还是水洼里盛开的荷花、红蓼,这些美好的形象,从烘托诗的意境的角度看,还是很有作用的。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的上一句是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的下一句是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该诗句出自诗经的作品《山有扶苏》。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4714_2.html

诗经相关诗词

  • 二子乘舟(二子乘舟)

    诗经〔先秦〕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 葛藟(绵绵葛藟)

    诗经〔先秦〕

    【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1]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2]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3]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4]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 野有死麕(野有死麕)

    诗经〔先秦〕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1]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2]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3] 无使尨也吠。[4]

  • 大车(大车槛槛)

    诗经〔先秦〕

    【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1]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2]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3]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4]

  • 月出

    诗经〔先秦〕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山有扶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