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出自唐朝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拼音解读
xì cǎo wēi fēng àn ,wēi qiáng dú yè zhōu 。
xīng chuí píng yě kuò ,yuè yǒng dà jiāng liú 。
míng qǐ wén zhāng zhe ,guān yīng lǎo bìng xiū
piāo piāo hé suǒ sì ,tiān dì yī shā ō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
岸:指江岸边。
危樯(qiáng通“墙”):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参考资料:
黄占英注释.唐诗三百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147-148
周娜.唐诗宋词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20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公元765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重庆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参考资料:
张凌翔.千家诗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90
陈才智.杜甫:五洲传播出版社,2016:173-174
张天健.唐诗答疑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30-132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五律诗中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人。

诗的后半是“舒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并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漂泊无依的孤寂,却正是对社会的评价,那个时候,那皇城,如此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辗转来到成都,却因为严武的离世,被迫离开,因为无重用他的人,无他的伯乐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如此,全诗也从侧面烘托了当时朝廷政治的腐败,以及,自己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

参考资料:
傅思均 等.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63-564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上一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下一句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该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旅夜书怀》。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46_3.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唐朝〕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酬高使君相赠

    杜甫〔唐朝〕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凡四十韵

    杜甫〔唐朝〕

    老向巴人里,今辞楚塞隅。入舟翻不乐,解缆独长吁。
    窄转深啼狖,虚随乱浴凫。石苔凌几杖,空翠扑肌肤。
    叠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杳冥藤上下,浓澹树荣枯。
    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
    摆阖盘涡沸,欹斜激浪输。风雷缠地脉,冰雪耀天衢。
    鹿角真走险,狼头如跋胡。恶滩宁变色,高卧负微躯。
    书史全倾挠,装囊半压濡。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
    不有平川决,焉知众壑趋。乾坤霾涨海,雨露洗春芜。
    鸥鸟牵丝飏,骊龙濯锦纡。落霞沉绿绮,残月坏金枢。
    泥笋苞初荻,沙茸出小蒲。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樯乌。
    绝岛容烟雾,环洲纳晓晡。前闻辨陶牧,转眄拂宜都。
    县郭南畿好,津亭北望孤。劳心依憩息,朗咏划昭苏。
    意遣乐还笑,衰迷贤与愚。飘萧将素发,汩没听洪炉。
    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诬。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
    卧疾淹为客,蒙恩早厕儒。廷争酬造化,朴直乞江湖。
    滟滪险相迫,沧浪深可逾。浮名寻已已,懒计却区区。
    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应经帝子渚,同泣舜苍梧。
    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旄头初俶扰,鹑首丽泥涂。
    甲卒身虽贵,书生道固殊。出尘皆野鹤,历块匪辕驹。
    伊吕终难降,韩彭不易呼。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
    回首黎元病,争权将帅诛。山林托疲苶,未必免崎岖。

  • 寄韦有夏郎中

    杜甫〔唐朝〕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亲知天畔少,药味峡中无。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
    犹闻上急水,早作取平途。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

  • 遣意二首

    杜甫〔唐朝〕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野船明细火,宿雁聚圆沙。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

《旅夜书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