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出自唐朝杜甫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拼音解读
jǐn chéng sī guǎn rì fēn fēn ,bàn rù jiāng fēng bàn rù yún 。cǐ qǔ zhī yīng tiān shàng yǒu ,rén jiān néng dé jǐ huí w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注释(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6)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鉴赏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他们的说法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说:“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好铨》)

赏析

锦官城武将花敬一定应平叛有功,曾放纵部下大肆掠夺东蜀。他本人更是居功自傲,经常大宴宾客,歌舞升平,奢侈淫靡。杜甫赠送的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

前两句谢见闻,首句天天寻欢,次句写乐声远扬,从侧面反映出花敬定享乐无度,肆无忌惮。后两句写感受,看是称赞乐曲如同仙乐,实则暗示花敬定已经越轨了,用了只准皇帝听的音乐。这可以冲“天上”“人间”两词看出端倪。诗人以“天上”比喻皇帝居住的皇宫,以“人间”比喻皇宫之外。可谓是一语双关!

全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讽刺诗!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上一句是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该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赠花卿》。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418_2.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杜甫〔唐朝〕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 寄高三十五书记(適)

    杜甫〔唐朝〕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

    杜甫〔唐朝〕

    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樯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杜甫〔唐朝〕

    名参汉望苑,职述景题舆。巫峡将之郡,荆门好附书。
    远行无自苦,内热比何如。正是炎天阔,那堪野馆疏。
    黄牛平驾浪,画鹢上凌虚。试待盘涡歇,方期解缆初。
    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渚柳元幽僻,村花不扫除。
    宿阴繁素柰,过雨乱红蕖。寂寂夏先晚,泠泠风有馀。
    江清心可莹,竹冷发堪梳。直作移巾几,秋帆发弊庐。

  • 洛阳

    杜甫〔唐朝〕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赠花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