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来,东海追,四十八王皆不归

出自明朝李东阳的《晋之东
西晋盛,南风竞,二十四友皆为佞。
北师来,东海追,四十八王皆不归
前奉觞,后执盖,忠臣洒泪翻就害。
万里中原士马空,铜驼尚在宫门外。
宋家二帝俱入金,神州陆沉古犹今。
黄旗紫盖渡江水,碧嵩清洛愁人心。
晋之东,非失据。
宋之南,竟何处?
拼音解读
xī jìn shèng ,nán fēng jìng ,èr shí sì yǒu jiē wéi nìng 。
běi shī lái ,dōng hǎi zhuī ,sì shí bā wáng jiē bú guī
qián fèng shāng ,hòu zhí gài ,zhōng chén sǎ lèi fān jiù hài 。
wàn lǐ zhōng yuán shì mǎ kōng ,tóng tuó shàng zài gōng mén wài 。
sòng jiā èr dì jù rù jīn ,shén zhōu lù chén gǔ yóu jīn 。
huáng qí zǐ gài dù jiāng shuǐ ,bì sōng qīng luò chóu rén xīn 。
jìn zhī dōng ,fēi shī jù 。
sòng zhī nán ,jìng hé ch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1516)中国明代诗人,书法家。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属湖南),长期生活在北京。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朝廷重臣。李东阳上承台阁体,下启前后七子,在成化、弘治年间以朝廷大臣地位主持诗坛,奖励后学,颇具声望和影响,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他的散文追求典雅流丽,主张师法先秦古文,未脱台阁体的影响;其诗则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又写拟古乐府诗百首,已开前后七子创作趋向之先河,对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有明显影响。李东阳的诗作以拟古乐府较有名,咏怀史实,抒己感慨,或指斥暴君暴政,或同情人民疾苦,或评论古人古事,内容丰富,中肯深刻。他的五七言诗也不乏佳作。其诗长于写景抒情,能于平淡词语中出清新意境。其散文以记、传、杂著为佳,文笔流畅典雅,说理有力,师先秦古文之意可见。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等。►1577篇诗文

“北师来,东海追,四十八王皆不归”的上一句是西晋盛,南风竞,二十四友皆为佞;“北师来,东海追,四十八王皆不归”的下一句是前奉觞,后执盖,忠臣洒泪翻就害。该诗句出自李东阳的作品《晋之东》。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367817_2.html

李东阳相关诗词

  • 出城四首 其三

    李东阳〔明朝〕

    田间白屋高低,渡头芳草东西。
    幽禽隔树双语,瘦马嗅青独嘶。

  • 贺鼎仪迁谕德得检字

    李东阳〔明朝〕

    华盖天穹崇,青宫地深俨。
    同时侍从臣,一一皆妙选。
    陆君伟文行,不抗亦不謟。
    铦如囊中锥,颖脱不受掩。
    年劳秩屡迁,德谕官曷忝。
    名廑黼扆记,荐岂公卿剡。
    平生耐官职,宠极翻自敛。
    须知启沃功,不独事编检。
    姓字符鼎彝,文章归琬琰。
    非才独惭子,同第名久玷。
    交游二十年,道义足薰染。
    攀跻竟何能,时岁惊荏苒。
    勋业乃攸期,荣光讵相艳。
    努力当壮龄,时哉此其渐。

  • 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明朝〕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 哭傅曰会郎中用体斋见慰韵 其二

    李东阳〔明朝〕

    登科犹记岁逢辛,曾见趋堂画里真。
    应与傅岩为后裔,定知何逊是前身。
    文章饰吏谁兼美,兄弟论交我最亲。
    月落屋梁秋署冷,忆君还是梦中人。

  • 雪月夜观水精棋戏作

    李东阳〔明朝〕

    雪月光中夜未阑,楸枰乱落水精寒。
    情贪白战停杯久,眼入空明下子难。
    长怪官曹无暇日,偶从愁里得奇观。
    撚须呵手非吾事,聊复灯前凭几看。

《晋之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