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出自唐朝杜甫的《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拼音解读
jué dài yǒu jiā rén ,yōu jū zài kōng gǔ 。zì yún liáng jiā zǐ ,líng luò yī cǎo mù 。guān zhōng xī sàng luàn ,xiōng dì zāo shā lù 。guān gāo hé zú lùn ,bú dé shōu gǔ ròu 。shì qíng è shuāi xiē ,wàn shì suí zhuǎn zhú 。fū xù qīng báo ér ,xīn rén měi rú yù 。hé hūn shàng zhī shí ,yuān yāng bú dú xiǔ 。dàn jiàn xīn rén xiào ,nà wén jiù rén kū 。zài shān quán shuǐ qīng ,chū shān quán shuǐ zhuó 。shì bì mài zhū huí ,qiān luó bǔ máo wū 。zhāi huā bú chā fā ,cǎi bǎi dòng yíng jū 。tiān hán cuì xiù báo ,rì mù yǐ xiū zh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韵译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注释(1)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佳人:貌美的女子。(2)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3)零落:飘零沦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4)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5)官高:指娘家官阶高。(6)骨肉:指遭难的兄弟。(7)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8)夫婿:丈夫。(9)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10)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11)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12)旧人:佳人自称。(13)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14)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15)采柏:采摘柏树叶。动:往往。(16)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赏析

这首诗作于759年(乾元二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在此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因此,这首诗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从此处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官位高也没有什么用,他们死后连尸骨都得不到收殓。“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指长安。756年(天宝十五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官高”呼应上文的“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在佳人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的情绪。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夜合花朝开夜合,所以说“知时”。鸳鸯则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这几句似悲似诉,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它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但在这首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人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没有什么能影响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随物流荡,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浊泉。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这就像晋代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几句以写景作结,刻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刻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开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面忽然结束。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在古代,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文不乏佳作。如《诗经·卫风》中的《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的上一句是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的下一句是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该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佳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35_2.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杜甫〔唐朝〕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扁舟吾已僦,把钓待秋风。

  •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杜甫〔唐朝〕

    昔没贼中时,潜与子同游。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
    逼侧兵马间,主忧急良筹。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
    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雠。朝廷壮其节,奉诏令参谋。
    銮舆驻凤翔,同谷为咽喉。西扼弱水道,南镇枹罕陬。
    此邦承平日,剽劫吏所羞。况乃胡未灭,控带莽悠悠。
    府中韦使君,道足示怀柔。令侄才俊茂,二美又何求。
    受词太白脚,走马仇池头。古色沙土裂,积阴雪云稠。
    羌父豪猪靴,羌儿青兕裘。吹角向月窟,苍山旌旆愁。
    鸟惊出死树,龙怒拔老湫。古来无人境,今代横戈矛。
    伤哉文儒士,愤激驰林丘。中原正格斗,后会何缘由。
    百年赋命定,岂料沉与浮。且复恋良友,握手步道周。
    论兵远壑净,亦可纵冥搜。题诗得秀句,札翰时相投。

  • 归雁

    杜甫〔唐朝〕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 西阁雨望

    杜甫〔唐朝〕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
    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

  • 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

    杜甫〔唐朝〕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佳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