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当似不来潮

出自清朝毛奇龄的《双带子 其七
寒雨江汀隔断桥。
去时当似不来潮
兰浦忆人愁渺目,漫漫夜梦合花梢。
梢花合梦夜漫漫。
目渺愁人忆浦兰。
潮来不似当时去,桥断隔汀江雨寒。
拼音解读
hán yǔ jiāng tīng gé duàn qiáo 。
qù shí dāng sì bú lái cháo
lán pǔ yì rén chóu miǎo mù ,màn màn yè mèng hé huā shāo 。
shāo huā hé mèng yè màn màn 。
mù miǎo chóu rén yì pǔ lán 。
cháo lái bú sì dāng shí qù ,qiáo duàn gé tīng jiāng yǔ h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中国清代学者,文学家。曾名,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等。因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末廪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后引疾归里,专事著述。毛奇龄以经学傲睨一世,挟博纵辩,务欲胜人。阮元尝推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亦好为诗。其论诗主张以"涵蕴"、"能尽其才"为妙;大抵尊唐抑宋。其诗作博丽窈渺,声名甚著。内容比较狭窄和贫乏。毛奇龄著述甚丰,仅《四库全书》著录者就有52种。《西河合集》400余卷,系诸子及门人所编。►3454篇诗文

“去时当似不来潮”的上一句是寒雨江汀隔断桥;“去时当似不来潮”的下一句是兰浦忆人愁渺目,漫漫夜梦合花梢。该诗句出自毛奇龄的作品《双带子 其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275288_2.html

毛奇龄相关诗词

  • 朱运副七十

    毛奇龄〔清朝〕

    南阳朱季绝凡俗,曾破黄巾苑河曲。
    车茀题来锦字红,商船载去沧波绿。
    居平忼忾能任天,但行直道归林泉。
    洛阳若有耆英会,谁谓张焘非少年。

  • 得姜京兆奉天贻书感赋却寄 其二

    毛奇龄〔清朝〕

    麟符远佩出关东,乡信长从黍谷通。
    行部早回宁远塞,题诗多在广阳宫。
    喇嘛水下云间白,韎韐花翻雪后红。
    独恨马周应诏晚,长安对酒与谁同。

  • 昆山徐母顾夫人寿

    毛奇龄〔清朝〕

    青鲖畜修鳞,不复生凡鱼。
    丹山产鸑鷟,迥与群鸟殊。
    即今东海擅华胄,有母贤名比仁寿。
    徐藻原传内子文,顾家本是闺房秀。
    清洋江畔采绿迟,春能濯茧秋鸣机。
    教儿尝秉和熊志,相士仍吟弋雁诗。
    以此诸君奋皇路,各向长安献词赋。
    上苑争传花一枝,当轩种得珠三树。
    慈恩寺里曲江春,兄弟皆为领宴人。
    散膳羹遗东阁早,留砖日爱北门新。
    今来锦帨悬高闼,画帼重重加绿发。
    但看殿帔赐朝霞,尽使宫衣舞秋月。
    君不见雍丘宋氏儿,胪名相让还相追。
    娱亲江夏遗䌽服,到今湖橘犹含绯。
    又不见阆中陈尧叟,兄弟三人两殿首。
    其一曾为知制臣,尚恐慈亲杖横手。
    猗嗟我母年六旬,居然迈宋兼超陈。
    且随吴下称觞客,还庆庭前戏䌽人。

  • 为尤悔庵悼亡时悔庵以召试在京 其三

    毛奇龄〔清朝〕

    银床断绠素丝悬,每读新词泪暗牵。
    不道顾荣贻妇句,竟成潘岳悼亡篇。

  • 何之杰以舟居记颜有赠 其一

    毛奇龄〔清朝〕

    菰蒲浅碧漾清秋,一叶苍茫水际浮。
    不道沧江归卧后,依然击楫在中流。

《双带子 其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