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出自宋朝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拼音解读
qīng míng shàng sì xī hú hǎo ,mǎn mù fán huá 。zhēng dào shuí jiā ,lǜ liǔ zhū lún zǒu diàn chē 。
yóu rén rì mù xiàng jiāng qù ,xǐng zuì xuān huá 。lù zhuǎn dī xié ,zhí dào chéng tóu zǒng shì hu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及翻译

词汇注释
①上巳:节日名,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人们多到水边嘻游,以消除不祥。
②争道:游人车辆争先而行。
③朱轮:漆着红色的轮子。汉制,太守所乘之车,以红漆涂轮。
④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这句是说装着朱轮的钿车在绿柳之下驶过。
⑤相将:相随,相携,即手牵手。
⑥醉醒:醉酒的人和酒醒的人。
白话译文
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很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谁家的车马在抢道争先?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色花朵的车子,为了超前,绕从道旁的柳树行中奔驰而过。游人在日暮时分相随归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赏析

这首词是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上巳”,节日名,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历来有到水滨踏青的习俗。《梦梁录》卷二载:“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东京梦华录》也记载是日:“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这就可以看出是日郊外人们游春的盛况。西湖景色迷人,是游人的最佳去处。其盛况如何,作者一开始点明节令后,就说:“满目繁华。”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红男绿女、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情景。接下去便作具体描述:“争道谁家”,是说,在人群里,不知是谁东推西挤抢道前走,这就把那种闹哄哄的人群拥挤的场面活绘出来了。不仅行人众多,而且车辆也川流不息:“绿柳朱轮走钿车。”“朱轮”是用红漆涂过的车轮;“钿车”是用金属、宝石锒嵌作装饰的轿车。这是说,在绿柳那边,还有红色轮子、光彩闪耀的轿车来来往往呢!这两句回应了“满目繁华”句,是“满目繁华”句的具体描写。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西湖风光,而是写游人争先恐后涌到西湖边来,从这个侧面来表现西湖景色对人们的吸引力。
上片是写人们在清明上已来湖边游春的情景,下片则是写他们日暮兴尽而归的路上景象。人们经过一天的游春活动,到日暮时,相随而去。他们有些在节日野宴中喝得醉醺醺的,“醒醉喧哗”句,颇有份量。它把那些不管是醉的、醒的、歌唱着的,嬉笑着的,高谈阔论的,各种欢乐的声音,各种欢乐的姿态,都包括在里面。总之,一片喧哗声伴着人流而去。这里作者没有写游宴如何欢乐热闹,但这两句实际上已展现出了上文所提到的“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的热闹情景。结句,再从远距离来写归途中的人流:“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人们沿着弯转高低的路走向城头,一眼望去都是花。这里的“花”是泛指,一方面是指深春路边的野花正开,一路不断,花伴人行;另一方面是人流中如花一般的姑娘们,她们头上带着花;人们衣着的艳丽和朱轮钿车的秀色等,意思是花花绿绿直到城头之意。所以句中用个“总”字。
此词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读完这首词,再回头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就不难看出,作者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好”的。词中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814篇诗文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的上一句是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的下一句是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该诗句出自欧阳修的作品《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2737_3.html

欧阳修相关诗词

  • 惜芳时

    欧阳修〔宋朝〕

    因倚兰台翠云亸。睡未足、双眉尚锁。潜身走向伊行坐。孜孜地、告他梳裹。
    发妆酒冷重温过。道要饮、除非伴我。丁香嚼碎偎人睡,犹记恨、夜来些个。

  • 寄刘都官

    欧阳修〔宋朝〕

    别后山光寒更绿,秋深酒美色仍清。
    绕亭黄菊同君种,独对残芳醉不成。

  • 鸣鸠

    欧阳修〔宋朝〕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
    天雨止,鸠呼雪归鸣且喜,妇不亟归呼不已。
    逐之其去恨不早,呼不肯来固其理。
    吾老病骨知阴晴,每愁天阴闻此声。
    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
    众鸟笑鸣鸠,尔拙固无匹。
    不能娶巧妇,以共营家室。
    寄巢生子四散飞,一身有妇长相失。
    夫妇之恩重太山,背恩弃义须臾间。
    心非无情不得已,物有至拙诚可怜。
    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
    朝为亲戚暮仇敌,自古常嗟交道难。

  • 画眉鸟(万啭千声随意移)

    欧阳修〔宋朝〕

    【画眉鸟】 万啭千声随意移,[1]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2] 不及林间自在啼。

  • 松门

    欧阳修〔宋朝〕

    岛屿松门数里长,悬崖对起碧峰双。
    可怜胜境当穷塞,翻使留人恋此邦。
    乱石惊滩喧醉枕,浅沙明月入船窗。
    因游始觉南来远,行尽荆江见蜀江。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