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出自南北朝吴均的《咏雪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拼音解读
wēi fēng yáo tíng shù ,xì xuě xià lián xì 。
yíng kōng rú wù zhuǎn ,níng jiē sì huā jī
bú jiàn yáng liǔ chūn ,tú jiàn guì zhī bái 。
líng lèi wú rén dào ,xiàng sī kōng hé y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飞雪落入竹帘的缝隙。
雪花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凝结于台阶好似落花堆积。
看不见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挂满白色的雪花。
伤心泪下,愁情无人可以倾诉,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注释
萦空:在空中萦绕、飘动。此处是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
凝阶:凝结于台阶。
杨柳春:指杨柳发出绿叶。
桂枝白:指桂树开花。
零泪:落泪。
道:诉说。

参考资料:
同步学程高中新课程 语文 (必修五)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明天出版社,2008.9,第50页
刘文忠等选注,汉魏六朝诗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第283页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人名为咏雪,实为伤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

“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朦“如雾”。“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这与“下帘隙”不同。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

“不见”二句用反衬法过渡,“杨柳春”是联想之景,是虚写,“桂枝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白”字从色彩上暗合“雪”。“不见”、“徒见”对比鲜明,突出了雪后玉树琼枝的美丽景象。其实,这两句的作用又不止于此,在“不见”、“徒见”的顿挫间还透露出诗人盼春、思春的情感信息。这一联是由写景转入抒情的关键。

“零泪”二句则直接展现诗人自我。“零泪”是伤怀的表现。有感如此,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自责多情若此,无益。直以此二句表现诗人的苦寂、孤独之感。触发诗人“相思”、“零泪”的是何物,诗中没明确讲。然而从前面对雪景的描绘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诗中先言“似花积”,又以“不见”春与“徒看”相对举,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见非花之雪,不见春叶、春花。诗人的“相思”,就在于为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向往,在于对“不见”的春之盼望,对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观的假象的叹惋,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机遇难逢的感伤。

参考资料:
盛庆斌编著,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1,第274页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知识分子只能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寄情山水风光,此诗即是诗人冬日于江南庭院中咏雪而作。

参考资料:
刘文忠等选注,汉魏六朝诗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第283页
唐孝麟.中国古代散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9-110页
童建庭主编,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宝典 高中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08,第81页

作者介绍

吴均

吴均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人。史书上说他出身寒贱,好学,为文有俊才。沈约很称赞他的诗文。梁武帝天监初年,柳恽为吴兴守,召他作主簿。后官至奉朝请。他曾打算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后来因为私撰《齐春秋》而被免职。晚年又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吴均的诗文很有特点,当时被认为「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效法他,谓之「吴均体」。现存诗歌多是乐府、赠答、咏物之作。有辑本《吴朝请集》。►20篇诗文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的上一句是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的下一句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该诗句出自吴均的作品《咏雪》。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2477_2.html

吴均相关诗词

  • 酬别江主簿屯骑

    吴均〔南北朝〕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毛公与朱亥,俱在信陵门。
    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
    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
    夫君皆逸翮,抟景复凌骞。
    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
    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
    何用赠分手,自有北堂萱。

  • 答柳恽

    吴均〔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
    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
    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
    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
    怀悲空满目。

  • 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

    吴均〔南北朝〕

    【赠王桂阳】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1] 。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2] 。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3] 。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4] 。

  •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赠周散骑兴嗣(子云好饮酒)

    吴均〔南北朝〕

    【赠周散骑兴嗣】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咏雪》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