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柳荫后檐[8],桃李罗堂前[9]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1],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2],一去三十年[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开荒南野际[5],守拙归园田[6]。方宅十余亩[7],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8],桃李罗堂前[9]。暧暧远人村[10],依依墟里烟[1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2]。户庭无尘杂[13],虚室有余闲[14]。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5]。
拼音解读
【guī yuán tián jū 】shǎo wú shì sú yùn [1],xìng běn ài qiū shān 。wù luò chén wǎng zhōng [2],yī qù sān shí nián [3]。jī niǎo liàn jiù lín ,chí yú sī gù yuān [4]。kāi huāng nán yě jì [5],shǒu zhuō guī yuán tián [6]。fāng zhái shí yú mǔ [7],cǎo wū bā jiǔ jiān 。yú liǔ yīn hòu yán [8],táo lǐ luó táng qián [9]。ài ài yuǎn rén cūn [10],yī yī xū lǐ yān [11]。gǒu fèi shēn xiàng zhōng ,jī míng sāng shù diān [12]。hù tíng wú chén zá [13],xū shì yǒu yú xián [14]。jiǔ zài fán lóng lǐ ,fù dé fǎn zì rán [15]。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一说名渊明,字元亮,东晋庐江浔阳人。陶侃曾孙。起家州祭酒,不堪吏职,辞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郡遣督邮至,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安帝义熙二年,即去官隐居,赋《归去来兮》以明志。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入南朝宋,不肯复仕。所著文章,皆题年月。义熙以前,书晋代年号,南朝宋以后,唯云甲子。躬耕自资,嗜酒,善为诗文。私谥靖节。今存《陶渊明集》辑本。►85篇诗文

“榆柳荫后檐[8],桃李罗堂前[9]”的上一句是方宅十余亩[7],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8],桃李罗堂前[9]”的下一句是暧暧远人村[10],依依墟里烟[11]。该诗句出自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2269_6.html

陶渊明相关诗词

  •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

    陶渊明〔魏晋〕

    【有会而作并序】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

    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

    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暮矣,慨然永怀。

    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风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多余师。

  • 饮酒(子云性嗜酒)

    陶渊明〔魏晋〕

    【饮酒】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 杂诗(人生无根蒂)

    陶渊明〔魏晋〕

    【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1] 。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2] 。 落地为兄弟[3],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4] 。 盛年不重来[5],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6],岁月不待人。

  • 与殷晋安别(游好非少长)

    陶渊明〔魏晋〕

    【与殷晋安别】   殷先作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後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 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魏晋〕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