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10]

出自魏晋曹操的《苦寒行(北上太行山)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1],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2],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3],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4],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5],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6],思欲一东归[7]。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8],薄暮无宿栖[9]。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10]。悲彼东山诗[11],悠悠使我哀。
拼音解读
【kǔ hán háng 】běi shàng tài háng shān [1],jiān zāi hé wēi wēi !yáng cháng bǎn jié qū [2],chē lún wéi zhī cuī 。shù mù hé xiāo sè [3],běi fēng shēng zhèng bēi 。xióng pí duì wǒ dūn [4],hǔ bào jiá lù tí 。xī gǔ shǎo rén mín [5],xuě luò hé fēi fēi !yán jǐng zhǎng tàn xī ,yuǎn háng duō suǒ huái 。wǒ xīn hé fú yù [6],sī yù yī dōng guī [7]。shuǐ shēn qiáo liáng jué ,zhōng lù zhèng pái huái 。mí huò shī gù lù [8],báo mù wú xiǔ qī [9]。háng háng rì yǐ yuǎn ,rén mǎ tóng shí jī 。dān náng háng qǔ xīn ,fǔ bīng chí zuò mí [10]。bēi bǐ dōng shān shī [11],yōu yōu shǐ wǒ ā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曹操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辞海》1989年版)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东汉末年,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武装,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曹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接着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逐个地打败了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最后统一了北方,形成了与吴、蜀相峙的三国鼎立局面,并为日后的晋朝进一步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他又采取了一些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广行屯田的措施,对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因而他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思想积极,风格慷慨悲壮。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采用的乐府古题,明显地表现了对汉代乐府的继承关系。他的文章也一变东汉以来的典雅繁缛,而以「清峻通侻」著称,显示着他崇尚刑名,反对儒学传统的突出特点。鲁迅先生曾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的著作今有辑本《曹操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魏武帝诗注》较为详备。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21篇诗文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10]”的上一句是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10]”的下一句是悲彼东山诗[11],悠悠使我哀。该诗句出自曹操的作品《苦寒行(北上太行山)》。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2156_11.html

曹操相关诗词

  • 短歌行

    曹操〔汉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 气出唱(华阴山)

    曹操〔魏晋〕

    【气出唱】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 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 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 龟虽寿

    曹操〔汉朝〕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观沧海 / 碣石篇

    曹操〔汉朝〕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

    曹操〔魏晋〕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