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水漫漫

出自宋朝张舜民的《卖花声(木叶下君山)

【卖花声】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拼音解读

【mài huā shēng 】

mù yè xià jun1 shān 。kōng shuǐ màn màn 。shí fèn zhēn jiǔ liǎn fāng yán 。bú shì wèi chéng xī qù kè ,xiū chàng yáng guān 。

zuì xiù fǔ wēi lán ,tiān dàn yún xián 。hé rén cǐ lù dé shēng hái ?huí shǒu xī yáng hóng jìn chù ,yīng shì zhǎng 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卖花声: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⑵敛芳颜:收敛容颜,肃敬的样子。
⑶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古曲《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引申谱曲,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别绪。因曲分三段,原诗三反,故称“三叠”。
⑷危:高。
⑸长安:此指汴京。
白话译文
秋风里万木凋零,君山上落叶纷飞;洞庭湖水与长天一色,浩浩荡荡。歌女斟满一杯酒,敛起笑容,要唱一首送别歌。我不是当年王维在渭城送别西去的客人,请不要唱这曲令人悲伤的《阳关》。
酒醉后,手扶楼上的栏杆举目远望,天空清远,白云悠然。被贬的南行囚客有几人能从这条路上生还呢?回望处,夕阳映红了天边,那里应该是我离开的京都长安。

赏析

此词道出了谪贬失意的心情,是题咏岳阳楼的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词沉郁悲壮,扣人心弦。 

上片起首二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秋月景象,烘托了作者其时的悲凉心境。首句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第三句词笔转向楼内。此时词人正楼内饮宴,因为他的身份是谪降官,又将离此南行,所以席上的气氛显得沉闷。“十分斟酒敛芳颜”,说明歌妓给他斟上了满满的一杯酒,表示了深深的情意,但她脸上没有笑容。“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很满,也说明满杯敬意。“敛芳颜”,即敛眉、敛容。写女子之动情,可谓极宛极真,深得其妙。四、五两句,凄怆之情,溢于言外;百端愁绪,纷至沓来。《阳关曲》本是唐代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时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送别时歌唱。其辞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写情景,与此刻岳阳楼上的饯别有某些相似之处。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他因写了一些所谓反战的“谤诗”,被从与西夏作战的前线撤了下来;此时他不但不能西出阳关,反而南迁郴州。这两句熔自我解嘲与讥讽当局于一炉,正话反说,语直意婉,抒发的就是胸中久抑的悲慨。过片承“酒”而来,将视界再度收回楼前,写词人带着醉意凭栏独立。仰望天空,只见天淡云闲;回首长安,又觉情牵意萦。浓烈的抒情中插入这笔写景,使感情更为顿宕,深得回旋纡回之妙。“醉袖”二字,用得极工。不言醉脸、醉眼、醉手,而言醉袖,以衣饰代人,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修辞方法。看到衣着的局部,比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更易引起人们的想象,更易产生美感。从结构来讲,“醉袖”也与前面的“十分斟酒”紧相呼应,针线亦甚绵密。“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使全词做到了有张有弛,疾徐有致。由于感情上如此一松,下面一句突然扬起,便能激动人心。“何人此路得生还”,完全是口语,但却比人工锻炼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它概括了古往今来多少迁客的命运,也倾吐了词人压胸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性,负载着无尽的悲哀与痛楚。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又揭示内心深处的矛盾。这里的结句用的是宋人独创的脱胎换骨法。费衮说此诗用白乐天《题岳阳楼》诗“换骨”。所谓换骨,就是”以妙意取其骨而换之“(释惠洪《天厨禁脔》)。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和盘托出,意蕴深厚。这首词在内容层次上有很大的跳跃,但结构安排自然得体,了无痕迹。全词起伏跌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感情,深沉真切,动人心魄。这是一首格调很高、有较强感染力的好词。

作者介绍

张舜民

张舜民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治平进士。元丰四年(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次年十月坐罪谪监郴州酒税。南行途经岳阳,赋《卖花声》二首。元祐元年(1086)以司马光荐,除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徽宗立,累擢吏部侍郎。 张舜民随高遵裕西征灵夏,无功而还,他作诗嘲讽有"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等句,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贬为监郴州酒税。其后位渐通显,而议论雄迈,气不少衰。晁公武称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晚年作乐府百余篇。自序中说:"年□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其代表作《打麦》吸取民间乐府手法,描述四月麦熟田家辛勤收割的劳动场面,并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 张舜民的词作与苏轼风格相近,所以有的作品被人误为苏词。宋人周紫芝《书张舜民集后》说:"世所歌东坡南迁词,'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二语,乃舜民过岳阳楼作"。张舜民生平爱画,且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所经各地也必搜访题识,东南各处士大夫家所藏名作,全被载录。亦能自作山水。其文集今存《画墁集》8卷,补遗1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及《丛书集成》本。词存四首。以《卖花声》为最杰出。►324篇诗文

“空水漫漫”的上一句是【卖花声】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的下一句是十分斟酒敛芳颜。该诗句出自张舜民的作品《卖花声(木叶下君山)》。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1641_2.html

张舜民相关诗词

  • 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

    张舜民〔宋朝〕

    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
    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
    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
    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

  • 月台

    张舜民〔宋朝〕

    明月光常满,使君樽屡开。
    何须待月上,日暮便登台。

  • 碇斋独坐怀兄弟

    张舜民〔宋朝〕

    并桥冰乍泮,隔岸柳初黄。
    河上春犹浅,天涯日渐长。
    平时好行乐,往事入思量。
    最恨三年别,应添两鬓霜。

  • 书节孝先生事实于先生诗编之后

    张舜民〔宋朝〕

    古人往矣名空存,尔来冠带谁其伦。
    语言渊骞行盗跖,俯仰不愧何缤缤。
    先生道义完且洁,去彼取此非今人。
    事亲岂但彩衣戏,刻木省定长悲辛。
    抛官却扫醉经史,胸中无复留纤尘。
    履穿袍敝突不墨,辞币与粟甘清贫。
    自从秀发到白首,造次于是非一晨。
    当知有昊悯浇散,先生故出拔斯民。
    嗟余禀赋虽不敏,管窥偶幸知所因。
    讲闻先生亦已久,云为辄以书诸绅。
    朅来广陵两阅岁,所得比旧尤加亲。
    此编雅什盈数百,覃思成诵惊余神。
    恍如听乐周太庙,黄钟大吕皦且纯。
    又如典瑞出圭璧,璀璨溢目非玞珉。
    伟哉固足信万一,彷彿想见容彬彬。
    吾皇图治急遗逸,空谷相望推蒲轮。
    先生高卧焉得遂,细札匪日颁严闉。
    重惭缰锁脱无计,洒扫犹阻致此身。
    愿言师法不少懈,异日有立逃湮沦。

  • 吕子固挽词

    张舜民〔宋朝〕

    大块分劳逸,唯君独不均。
    险夷安若性,金石想为人。
    万卷书奚托,重泉恨莫伸。
    谁知丞相子,天地一穷民。

《卖花声(木叶下君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