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出自宋朝李之仪的《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拼音解读
ǒu xiàng líng xiāo tái shàng wàng ,chūn guāng yǐ guò sān fèn 。jiāng shān zhòng dié bèi xiāo hún 。fēng huā fēi yǒu tài ,yān xù zhuì wú hén 。
yǐ shì nián lái shāng gǎn shèn ,nà kān jiù hèn réng cún 。qīng chóu mǎn yǎn gòng shuí lùn 。què yīng tái xià cǎo ,bú jiě yì wáng sū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48-?)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为万全县令。曾从军西北,出使高丽。元祐中,除枢密院编修官,从苏轼于定州幕府,通判原州。徽宗立,提举河东常平。卒年八十馀。《东都事略》有传,《宋史》附《李之纯传》。著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词作有《姑溪词》,凡九十四首。冯煦谓其词「长调近柳,短调近秦」(《蒿庵论词》)。李之仪擅长作词,推崇晏、欧的小令,认为「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主张写词要「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所作《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学习民歌和乐府,虽明白如话,却极富情韵,耐人寻味。►1151篇诗文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的下一句是江山重叠倍销魂。该诗句出自李之仪的作品《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ju/107528_1.html

李之仪相关诗词

  • 如梦令 其二

    李之仪〔宋朝〕

    回首芜城旧苑。
    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
    不见。
    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 累日气候差暖梅花辄已弄色聊课童仆芟削培灌以助其发戏成小诗三首 其二

    李之仪〔宋朝〕

    邂逅梅花同作客,此理虽龟亦难食。
    道人无眼自超群,定里观之想应得。
    为惜花开将及时,枕上朝朝问天色。
    自是春工力尚坚,一向风头来自北。
    昨夜雪深几一尺,不觉起来欲跳踯。
    雪过春回固可期,聊与此花为畛域。
    今朝举头消息别,物理人情原未坼。
    绿萼柔条宛相契,正色真香净如拭。
    更烦妙语为诠评,莫遣尘根迷夙昔。

  • 赦到后雨遂大作

    李之仪〔宋朝〕

    昨夜闻有赦,今朝遂得雨。
    天泽随君恩,一洒遍寰宇。
    彼玩尚逋诛,吾土久未还。
    皇灵实神谋,剪复笑谈间。
    峥嵘若化城,扫荡如破竹。
    开田一百里,得土千万族。
    不雨三四月,垄亩犹烧畬。
    祷祈略无应,居哭行叹嗟。
    岂知有此待,城就师振旅。
    上不辍板筑,下不妨野处。
    秋种盖未晚,及此壮者归。
    欢呼各著业,卖刀买耕犁。
    山头夜叱牛,山下妇亦斸。
    老稚旦出耘,勤劳莫归宿。
    待我土尽垦,俟尔日有馀。
    归来笑相向,共乐生无虞。
    又闻赦书中,逋欠皆除免。
    更放一年租,其细及移变。
    天公固爱我,吾君岂违天。
    乃知父子间,事事必关连。
    野人语可书,使我喜不寐。
    谁谓彼无知,况欲迷向背。
    我歌本民言,未愧中兴诗。
    闻者足以戒,可是辙趋时。

  • 吴思道相送同宿崇因二首 其二

    李之仪〔宋朝〕

    形单影只久相抛,鼎食端能胜饮瓢。
    已分馀材辜北阙,元非不雨自西郊。
    求田聊复同中隐,玩世宁嫌渎下交。
    千古平泉有遗恨,漫劳精爽畏文饶。

  • 李伯时马赞

    李之仪〔宋朝〕

    竹批双耳,风激四蹄。
    振尾顿鬣,会于一时。
    惟伯时父,神而明之。
    千载相遇,非公而谁。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