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出自宋朝牛希济的《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原文赏析: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拼音解读
dòng tíng bō làng zhǎn qíng tiān ,jun1 shān yī diǎn níng yān 。cǐ zhōng zhēn jìng shǔ shén xiān 。yù lóu zhū diàn ,xiàng yìng yuè lún biān 。
wàn lǐ píng hú qiū sè lěng ,xīng chén chuí yǐng cān rán 。jú lín shuāng zhòng gèng hóng xiān 。luó fú shān xià ,yǒu lù àn xiàng l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⑴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经注》:“湖中有君山、编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诗之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⑵真境:神仙境界。据《拾遗记》载: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⑶参然:星光闪烁,时隐时现的样子。⑷罗浮山:仙山名。据《元和志》载: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据唐河东先生所撰《龙城录》载:隋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憩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师雄与语,芳香袭人。因与扣酒家门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师雄醉寝。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大梅树下。月落参横,惆怅而已。⑸“有路”句:传说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俗称“巴陵地道”。谢灵运《罗浮赋序》:“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载罗浮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赋。

鉴赏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体裁。

这首词咏罗浮仙子。上片“洞庭”两句,极言洞庭之大,写景颇佳。下片好在景与情生,仙有人情。“万里平湖秋色冷”,着一“冷”字,境界全出,极妙。

此词作者运用了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地驰骋想象,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神韵。词中描写的洞庭秋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真幻难辨。洞庭素称“八百里”,说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说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属幻境。说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说洞庭与千里之外岭南的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之词,应属幻境。真境,固然歌颂了山河壮阔,幻境,又为这壮阔著上虹霓船的奇丽色彩。真真幻幻,虚虚实实,共同构成这阔大的词境共同衬托出词人阔大的襟怀。

此词在语言运用上,崇尚自然平易,“甚蕴藉有情致”(郑振铎语),给人一种清新明丽的感觉。

作者介绍

牛希济

牛希济

牛希济(公元872?-?)其先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后为狄道(今甘肃临洮)人。遇丧乱,流寓于蜀,仕前蜀为起居郎。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同光三年(925),后唐灭蜀,唐明宗令作蜀主降唐诗,希济但述数尽,不谤蜀王,为明宗所赏,拜雍州节度副使。生平见《鉴诫录》卷七、《太平广记》卷一五八、《十国春秋》本传。希济文学繁赡,以诗词擅名。尤工词,乃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亦善文,其文学见解颇能切中时弊。曾著有《理源》2卷,今已佚。…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诗词迷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mingju/5304.html

猜您喜欢

名句类别

牛希济的诗词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