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大全

朝代
先秦金朝五代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隋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近代当代所有作者

【元(1271~1368)】   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1235年,窝阔台建哈刺和林城(即和林)为国都。大蒙古国统治亚洲和欧洲广大地区。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以西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封地以及旭烈兀西征后据有的波斯之地(见伊利汗国),先后成为名义上是大汗藩属实际上拥有独立地位的汗国。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开平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将政治中心南移。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1276年灭宋。至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退出中原。其继承者据有漠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   元代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有很高的成就。   文学艺术...…

李伯瞻

李伯瞻(1269~1328),号熙怡。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他就是李屺,其祖父李恒,元初为蒙古汉军都元帅,曾打败文天祥,攻破张世杰,陈秀夫,累立战功。其曾祖父曾为西夏国主。李伯瞻自己曾官至翰林直学士、阶中义大夫,善书画,能词曲。《太和正音谱》把他列为「词林英杰」,《太平乐府》录存其小令八首。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初名侃,字仲晦,今河北邢台人。曾隐居武夷山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后被元世祖召见,留侍左右,改名秉忠,位至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博学多才,喜吟诗作曲。著有《刘秉忠诗文集》、《藏春散人集》传世。现存小令十二首。

倪瓒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明间常州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居士,又有荆蛮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阳馆主等号。博学,好古。有洁癖。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居有清闷阁,藏书数千卷,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刊左右,幽迥绝尘。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富家悉被祸,而瓒扁舟箬笠,往来太湖及松江三泖间。不受张士诚徵召,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以萧疏见长。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有《清闷阁集》。散曲现存小令十二首。

揭傒斯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龙兴富州人,字曼硕。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法,尤工行草,诗长于古乐府选体,而律诗长句伟然有唐人风。有《揭文安公集》。

顾德辉

顾德辉

顾德辉(1310~1369)一名瑛,又名阿瑛,字仲英,号金粟道人,江苏昆山人。家富,轻财善结纳宾客,豪宕自喜,年30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彝鼎秘玩,筑别业于茜泾西,曰玉山佳处,与客赋诗其中。四方文学士皆至其家。为逃避张士诚授官,隐居嘉兴合溪,子元臣为元官,故封钱塘县男,母丧归绰溪。再逃避士诚授官,断发庐墓,号金粟道人。后徙濠梁,卒。《语林》云:“顾仲瑛风流文雅著称东南,才情妙丽。”著有《玉山草堂集》。

李爱山

李爱山应是与王爱山为同时代的元末文人,其具体生平无详细记载。

宋方壶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曾筑室于华亭莺湖,名之曰“方壶”,遂以为号。约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写入明之后。现存套数五套、小令13首。

邓玉宾

邓玉宾,生痤年不详。《灵鬼簿》称他为「前辈已死名公有乐行于世者」,存散曲小令四首,套数四套。多为宣扬道家思想,描写隐居修道生活的。

王元鼎

王元鼎,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与阿鲁威同时代人。曾任翰林学士。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说他为西域人。天一阁本《录鬼簿》在“前辈名公”中列有其名称为“王元鼎学士”。《太和正音谱》把他列入“词林英杰”中。现存散曲小令七首、套数二套。

舒頔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上一页1 2 3 4 5 6 下一页共54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