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章谒苏轼,颇受赏识,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后苏轼与范祖禹同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谓颖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二万言论西事。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文集《济南集》,近人自《永乐大典》辑出。《全宋词》录其词四首。►251篇诗文

主要作品

《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师友谈记》1卷,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赵令畤(德麟)元符元年(一o九八)官襄阳。行槖中诸画,廌皆为评品之曰《德隅斋画品》。赵序有"鉴裁明当,语胜理诣,翰墨娟秀"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妙中理解"。卒年五十一。《四部总录艺术编》诗歌以七古和七绝为佳。内容多写山水和羁旅,亦有赠答、题画等作品。风格雄健奇丽。著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今本8卷是从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辑出。《师友谈记》有《丛书集成》本。《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诗词迷网提供李廌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等详细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author/286.html

李廌经典诗词

  • 自山中归至登封遂讽高宰令取峻极中院厨前石钟板盖唐人寺记字甚奇丽也

    李廌〔宋朝〕

    吴砧已碎乐生论,京江昔沈瘗鹤铭。
    半裁紫阳立砆石,考击化度求金籯。
    乃知金石有厄会,名碑旧叠长安城。
    顷年醴泉有贤令,政誉蔼蔼多流馨。
    为怜文星足人杰,昔皆祔葬陪昭陵。
    坏垣粪壤得颜碣,榛丘棘垄求魏征。
    史讹遂正冲远字,石阙再树六骏形。
    板图列籍示过客,龟趺螭首罗齐廷。
    后来谬令类俗子,辄去其籍人皆惩。
    昔到般舟访遗迹,季海寺记今雕零。
    晓闻晨钟呼僧粥,石磬嘹亮穿云清。
    往观乃是唐短碣,大穷索缚乘前楹。
    字形峥嵘笔萧散,远过名殿诸题经。
    劝僧拂拭置高壁,安知野僧不我听。
    十年再游尚如昔,击拊刻划将俱平。
    急归入城讽县令,立使舁至无久停。
    此碑复立非我力,奇物久废天须兴。

  • 忆吾庐

    李廌〔宋朝〕

    缪挟经世策,蚤衰甘湮沦。
    吾庐有佳趣,一廛良可亲。
    茂林修竹地,青山白云人。
    尘埃付捷径,风波委要津。
    吾心如皦日,外物任浮云。
    久厌牛马走,欲令鸥鹭驯。
    岁月既荏苒,功名定因循。
    执鞭吾弗能,得乘岂所欣。
    畎亩乐可必,糟糠奚用勤。
    泥龟喜曳尾,生刍耻屡陈。
    束湿虽有术,末路复谁因。
    愿为海底泥,肯羡山上尘。

  •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 其八

    李廌〔宋朝〕

    风骚本无作,强为忧患出。
    菊荒思卧陶,江浑叹沉屈。
    吾观思王诗,复若清庙瑟。
    斯文幸未坠,且进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