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
现通表标准字体

豚的拼音和注音

拼音:tún注音:ㄊㄨㄣˊ

豚的部首、笔画和笔顺

豚的部首 豕部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11

结构 左右

造字法 形声:从月、豕声

笔顺 ノフ一一一ノフノノノ丶 (笔顺详解

豚的输入法和编码

五笔 EEY(86)、EGEY(98)

仓颉 BMSO

郑码 QGQ

四角 71232

中文电码 6270

区位码 7564

统一码 8C5A

豚的异体字

豚的意思和字义

基本字义

tún(ㄊㄨㄣˊ)

⒈  〔豚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

⒉  小猪,亦泛指猪:豚肩。豚蹄。豚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豚的康熙字典

豚【酉集中】【豕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徒䰟切《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說文》小豕也。《小爾雅》豬子曰豚。《易·中孚》豚魚吉。《孔疏》豚,獸之微賤者。《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豚曰腯肥。《周禮·天官·庖人》春行羔豚,膳膏香。

地名。《左傳·定六年》公侵鄭,往不假道于衞。及還,陽虎使季、孟舍于豚澤,衞侯使彌子瑕追之。

水名。《字彙補》豚水,在牂柯郡。

姓。《印藪》有豚少公,漢人。

河豚,魚名。與魨同。《博雅》鯸䱌,魨也。背靑,腹白,觸物卽怒,其肝殺人。《註》正今人名爲河豚者也。

《廣韻》或作㹠。《莊子·德充符》適見㹠子食于其死母者。《晉書·謝混傳》每得一㹠,以爲珍膳。《音義》㹠,卽豚字。

《集韻》通作肫。《晉書·王濟傳》蒸肫甚美。

書作。《石鼓文》射其蜀。《釋文》作豚。

書作。《石鼓文》又體如。《釋文》作豚。

《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屯上聲。行曳踵也。《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註》豚性散,圈之則聚而回旋于其中。圈、豚上聲。

《集韻》或作腯。《禮·曲禮》豚曰腯肥。《釋文》腯亦作豚。

《韻會小補》徒困切,屯去聲。義同。

《字彙補》都昆切,音墩。土豚,土墩也。《魏志·蔣濟傳》豫作土豚,遏絕湖水。

叶徒丁切,音庭。《李尤·席銘》施席接賔,士無過賢。値時所有,何必羊豚。賢音。《說文》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篆文从肉豕作豚。《玉篇》作。《類篇》作。《集韻》作。亦作腞。或作豘、

豚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豚【卷九】【豚部】

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凡豚之屬皆从豚。豚,篆文从肉豕。徒魂切

说文解字注

)小豕也。方言。豬、其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豯。从古文豕。各本作从㣇省象形五字。非也。今正。从又持肉。以給祠祀也。凡祭宗廟之禮。豕曰剛鬛。豚曰腯肥。又、手也。徒䰟切。十三部。凡?之屬皆从?。各本?作豚。誤。今正。

(豚)篆文从肉豕。上古文。此小篆也。亦以上附二之例。不入豚於豕部附以古文?者、以有从?之?則不得不立此部首也。爾雅音義曰。籒文作豚。玉篇亦曰。豚者、籒文。皆誤。恐學者惑焉。故箸於此。

诗词迷网汉语字典栏目提供汉字豚的意思、豚的笔顺、豚的读音、部首、笔画、同反义词等详细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zi/豚.html

与豚同笔画的字

豚的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