肈

肈的拼音和注音

拼音:zhào注音:ㄓㄠˋ

肈的部首、笔画和笔顺

肈的部首 聿部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4

结构 上下

笔顺 丶フ一ノ一フノ丶フ一一一一丨 (笔顺详解

肈的输入法和编码

五笔 YNAH(86)、YNAG(98)

仓颉 HILQ

郑码 WMXB

四角 33507

统一码 8088

肈的意思和字义

基本字义

zhào(ㄓㄠˋ)

⒈  同“肇”。

肈的康熙字典

肈【未集中】【聿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同肇。

《韻會》戟屬。

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肈【卷十二】【戈部】

上諱。直小切〖注〗臣鉉等曰:後漢和帝名也。案:李舟《切韻》云:擊也。从戈肁聲。

说文解字注

(肈)上諱。按許原書無篆體。但言上諱。後人乃補此篆。說詳示部。上諱者、漢和帝諱也。後漢書作肈。李賢引伏無忌古今注曰。肈之字曰始。音兆。許愼說文肈音大小反。上諱也。伏、許竝漢時人。而帝諱不同。葢應別有所據。玉裁按古有肈無肇。从戈之肈、漢碑或从殳。俗乃从攵作肇。而淺人以竄入許書攴部中。玉篇曰。肇俗肈字。五經文字戈部曰。肈作肇、訛。廣韵有肈無肇。伏侯作古今注時無从攵之肇。李賢注後漢書亦不至認肈肇爲二字。葢伏侯作肁、與許作肈不同。和帝命名之義取始。肁者、始開也。引申爲凡始。故伏云諱肁、而易之之字作始。實則漢人肁字不行。衹用肈字訓始。如詩生民傳、夏小正傳可證。外閒所諱者肈也。故許云諱肈此則伏、許不同之由。章懷之所疑。而今日後漢書正文作肇譌也。李舟切韵云。肈、擊也。其字从戈、肁聲。形音義皆合直小切。許諱其字故不爲之解。今經典肈字俗譌从攵。不可不正。攴部妄竄之肇、今己芟去。

诗词迷网汉语字典栏目提供汉字肈的意思、肈的笔顺、肈的读音、部首、笔画、同反义词等详细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zi/肈.html

与肈同笔画的字

肈的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