箾

箾的拼音和注音

拼音:shuò xiāo qiào注音:ㄕㄨㄛˋ ㄒ一ㄠ ㄑ一ㄠˋ

箾的部首、笔画和笔顺

箾的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15

结构 上下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丨丶ノ丨フ一一丨丨 (笔顺详解

箾的输入法和编码

五笔 TIEJ

仓颉 HFBN

郑码 MKQK

四角 88223

中文电码 4633

统一码 7BBE

箾的意思和字义

基本字义

shuò(ㄕㄨㄛˋ)

⒈  古代跳舞人手中拿的竿状舞具。

⒉  以竿击人。

其他字义

xiāo(ㄒ一ㄠ)

⒈  古同“箫”。

其他字义

qiào(ㄑ一ㄠˋ)

⒈  古同“鞘”,装刀剑的套子。

箾的康熙字典

箾【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蘇彫切《正韻》先彫切,音蕭。與簫同。象箾,樂器,舞者所執。《左傳·襄二十九年》季子觀樂,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註》象箾,舞所執。《說文》虞舜樂曰《箾韶》,《尚書》作《簫韶》。

《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荀子·禮論篇》武、酌、桓、箾、、象。《註》舞曲名。《張衡·西京賦》飛潚箾,流鏑㩧。《註》箾,音朔。潚箾,形。《玉篇》以竿擊人也。

《字彙補》《左傳》《象箾》註:原音朔,與《韶箾》異音,惟司馬氏从所交切。

箾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箾【卷五】【竹部】

以竿擊人也。从竹削聲。虞舜樂曰箾韶。所角切。又音簫

说文解字注

(箾)㠯竿擊人也。西京賦曰。飛䍐潚箾。薛曰。潚箾、䍐形也。按䍐者、网之以竿爲柄者也。左傳。舞象箾南籥。杜曰。象箾、舞所執。南籥、以籥舞也。箾不知何等器。豈以竿舞與。从竹。削聲。所角切。二部。虞舜樂曰箾韶。按音部引書簫韶九成。知皋陶謨字作簫。此云箾韶。葢據左傳。左云見舞韶箾者。此作箾韶。見書。與左一也。孔疏云。箾卽簫字。釋文箾音簫。與上文象箾音朔異。今按同爲樂名。不當異義異音。疏引賈逵釋象箾云。箾舞曲名。言天下樂削去無道。於箾韶又不引賈注。

诗词迷网汉语字典栏目提供汉字箾的意思、箾的笔顺、箾的读音、部首、笔画、同反义词等详细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zi/箾.html

与箾同笔画的字

箾的相关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