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
次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枚的拼音和注音

拼音:méi注音:ㄇㄟˊ

枚的部首、笔画和笔顺

枚的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8

结构 左右

造字法 形声:从木、文声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一ノ丶 (笔顺详解

枚的输入法和编码

五笔 STY

仓颉 DOK

郑码 FMO

四角 48940

中文电码 2653

区位码 3522

统一码 679A

枚的异体字

枚的意思和字义

基本字义

méi(ㄇㄟˊ)

⒈  树干:伐其条枚。

⒉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⒊  马鞭:以枚数(shù)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

⒋  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枚别针。不胜枚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

⒌  姓。

枚的康熙字典

枚【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梅。《說文》幹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大雅》施于條枚。《徐曰》自條而出也,枝曰條,幹曰枚。

个也。《書·大禹謨》枚卜功臣。《註》一一卜之也。《前漢·食貨志》二枚爲一朋。《五行志》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枚筮,不指其事,汎卜吉凶也。《左傳·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

馬箠曰枚。《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

銜枚,枚狀如箸,口橫銜之,繣結於項也。《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鐘乳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帶謂之篆,篆閒謂之枚。

枚枚,礱密也。《詩·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

屋內重檐曰雙枚。《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旣修。

姓。《統譜》周枚被,漢枚乗。

枚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枚【卷六】【木部】

榦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曰:“施于條枚。”莫桮切

说文解字注

(枚)也。毛傳曰。榦曰枚。引伸爲銜枚之枚。爲枚數之枚。豳風傳曰。枚、微也。魯頌傳曰。枚枚、礱密也。皆謂枚爲微之假借也。從木攴。會意。可爲杖也。說從攴之意也。攴、小毄也。因爲鞭扑字。杖可以毄人者也。故取木攴會意。莫桮切。十五部。詩曰。施于條枚。大雅文。

诗词迷网汉语字典栏目提供汉字枚的意思、枚的笔顺、枚的读音、部首、笔画、同反义词等详细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zi/枚.html

与枚同笔画的字

枚的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