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延的拼音和注音

拼音:yán注音:一ㄢˊ

延的部首、笔画和笔顺

延的部首 廴部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6

结构 左下包围

造字法 形声:外形内声

笔顺 ノ丨一フフ丶 (笔顺详解

延的输入法和编码

五笔 THPD(86)、THNP(98)

仓颉 NKHYM

郑码 YMII

四角 12401

中文电码 1693

区位码 4951

统一码 5EF6

延的异体字

延的意思和字义

基本字义

yán(一ㄢˊ)

⒈  引长:延长(cháng )。延续。蔓延。延年益寿。

⒉  展缓,推迟:延迟。延缓。延宕。延误。

⒊  引进,请:延聘(聘请)。延纳。延师。延医。

⒋  姓。

延的康熙字典

延【寅集下】【廴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綖。《說文》長行也。

《廣韻》進也。《禮·射義》孔子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儀禮·覲禮》者延之曰升。《註》從後詔禮曰延。延,進也。

《爾雅·釋詁》長也。《揚子·方言》延永,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施於衆長謂之永。《班固·西京賦》歷十二之延祚。

《廣韻》遠也。《史記·蒙恬傳》延袤萬餘里。

《爾雅·釋詁》也。《疏》鋪也。

《正韻》納也。《前漢·公孫弘傳》弘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

《集韻》及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廣韻》稅也,言也。

《韻會》遷延也,淹久貌。《左傳·襄十四年》晉人謂之遷延之役。《註》遷延,却退也。《張衡·西京賦》遷延邪睨。《註》李善曰:遷延,引身也。

盤屈曰宛延。《揚雄·甘泉賦》颺翠氣之宛延。《註》宛延,長曲貌。

《爾雅·釋詁》閒也。《疏》謂閒。今墓道也。《左傳·隱元年隧而相見註》隧若今延道。

《韻會》州名。漢高奴縣,後魏置延州。

地名。《左傳·隱元年》至於廩延。《註》廩延,鄭邑。留酸棗縣北有延津。

《昭二十七年》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註》季子本封延陵,後復封州來,故曰延州來。

《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有居延縣。《註》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爲流沙。

姓。《後漢·延篤傳》篤,南陽人,爲京兆尹。

《集韻》以淺切,音演。冕上覆也。《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集韻》或作綖。

《廣韻》于線切《集韻》《韻會》延面切,音羨。《集韻》延,及也。《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踰延。望䆗窱以逕庭,渺不知其所返。《註》延言互相周通。

延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延【卷二】【㢟部】

長行也。从㢟丿聲。以然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延)長行也。本義訓長行。引伸則專訓長。方言曰。延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又曰。延徧也。从㢟。厂聲。厂部曰。象抴引之形。余制切。虒延?皆以爲聲。今篆體各異。非也。厂延虒?古音在十六部。故大雅施於條枚。呂氏春秋、韓詩外傳、新序皆作延于條枚。延音讀如移也。今音以然切。則十四部。

诗词迷网汉语字典栏目提供汉字延的意思、延的笔顺、延的读音、部首、笔画、同反义词等详细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zi/延.html

与延同笔画的字

延的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