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王安石〔宋朝〕
芙蕖的历抽新叶,苜蓿阑干放晚花。
白下门东春已老,莫嗔杨柳可藏鸦。
拼音解读
fú qú de lì chōu xīn yè ,mù xu lán gàn fàng wǎn huā 。
bái xià mén dōng chūn yǐ lǎo ,mò chēn yáng liǔ kě cáng y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1831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暮春》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暮春》出自王安石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97102.html

王安石相关诗词

  • 杂咏五首 其一

    王安石〔宋朝〕

    勋业无成照水羞,黄尘入眼见山愁。
    烟中漠漠江南岸,更与家人一少留。

  • 和吴冲卿鸦鸣树石屏

    王安石〔宋朝〕

    寒林昏鸦相与还,下有跂石苍孱颜。
    曾于古图见彷彿,已怪刀笔非人间。
    君家石屏谁为写,古图所传无似者。
    鸦飞历乱止且鸣,林叶惨惨风烟生。
    高斋日午坐中见,意似落日空上行。
    君诗雄盛付君手,云此非人乃天巧。
    嗟哉浑沌死,乾坤至,造作万物丑妍巨细各有理。
    问此谁主何其精,恢奇谲诡多可喜。
    人于其间乃复雕镵刻画出智力,欲与造化追相倾。
    拙者婆娑尚欲奋,工者固已穷夸矜。
    吾观鬼神独与人意异,虽有至巧无所争。
    所以虢山间,埋没此宝千万岁,不为见者惊。
    吾又以此知妙伟之作不在百世后,造始乃与元气并。
    画工粉墨非不好,岁久剥烂空留名。
    能从太古到今日,独此不朽由天成。
    世人尚奇轻货力,山珍海怪采掇今欲索。
    此屏后出为君得,胡贾欲价着不识。
    吾知金帛不足论,当与君诗两相直。

  • 送程公辟守洪州

    王安石〔宋朝〕

    画船插帜摇秋光,鸣铙传鼓水洋洋。
    豫章太守吴郡郎,行指斗牛先过乡。
    乡人出郭航酒浆,炰鳖鲙鱼炊稻粱。
    芡头肥大菱腰长,釂酬喧呼坐满床。
    怪君三年寓瞿塘,又驱传马登太行。
    缨旄脱尽归大梁,翻然出走天南疆。
    九江左投贡与章,扬澜吹漂浩无旁。
    老蛟戏水风助狂,盘涡忽坼千丈强。
    君闻此语悲慨慷,迎吏乃前持一觞。
    鄙州历选多俊良,镇抚时有诸侯王。
    拂天高阁朱鸟翔,西山蟠绕鳞鬣苍。
    下视城堑真金汤,雄楼杰屋郁相望。
    中户尚有千金藏,漂田种粳出穰穰。
    沉檀珠犀杂万商,大舟如山起牙樯。
    输泻交广流荆扬,轻裾利屣列名倡。
    春风蹋谣能断肠,平湖湾坞烟渺茫。
    树石珍怪花草香,幽处往往闻笙簧。
    地灵人秀古所臧,胜兵可使酒可尝。
    十州将吏随低昂,谈笑指麾回雨旸。
    非君才高力方刚,岂得跨有此一方。
    无为听客欲沾裳,使君谢吏趣治装。
    我行乐矣未渠央。

  • 送张公仪宰安丰

    王安石〔宋朝〕

    楚客来时雁为伴,归期只待春冰泮。
    雁飞南北三两回,回首湖山空梦乱。
    秘书一官聊自慰,安丰百里谁复叹。
    扬鞭去去及芳时,寿酒千觞花烂熳。

  • 尹村道中

    王安石〔宋朝〕

    满眼霜吹宿草根,谩知新岁不逢春。
    却疑青嶂非人世,更觉黄云是塞尘。
    万里张侯能奉使,百年曾子肯辞亲。
    自怜许国终无用,何事纷纷客此身。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暮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