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主簿母挽词

苏轼〔宋朝〕
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余。
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雎。
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卢。
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拼音解读
guī tíng lán yù zhào xiāng lǘ ,zì xī suī pín lè yǒu yú 。
qǐ dú jiā rén zài zhōng kuì ,què yīn lín zhǐ shí guān jū 。
yún pēng hū yǐ guī xiān fǔ ,qiáo mù yī rán yōng jiù lú 。
rěn bǎ hái xiāng qiān hú lèi ,yī shí sǎ xiàng lǎo lái j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315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余主簿母挽词》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余主簿母挽词》出自苏轼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88833.html

苏轼相关诗词

  • 过都昌

    苏轼〔宋朝〕

    翻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 薄命佳人

    苏轼〔宋朝〕

    双颊凝酥发抹漆,眼光入帘珠的皪。
    故将白练作仙衣,不许红膏污天质。
    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
    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宋朝〕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苏轼〔宋朝〕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 凤翔八观 东湖

    苏轼〔宋朝〕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
    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
    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
    飘飖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
    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
    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
    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
    彩羽无复见,上有鹯搏鹌。
    嗟予生虽晚,好古意所妉。
    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
    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
    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
    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
    暮归还倒载,钟鼓已韽韽。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余主簿母挽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