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二首 其二

朱熹〔宋朝〕
清霜染涧树,萧索向严冬。
密雨有时集,寒云无定容。
波明横濑出,风急远林空。
一极窗间眺,高旻矗乱峰。
拼音解读
qīng shuāng rǎn jiàn shù ,xiāo suǒ xiàng yán dōng 。
mì yǔ yǒu shí jí ,hán yún wú dìng róng 。
bō míng héng lài chū ,fēng jí yuǎn lín kōng 。
yī jí chuāng jiān tiào ,gāo mín chù luàn fē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光宗朝,除知漳州。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落职罢祠。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庆元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初,谥「文」。《宋史》有传。事迹另见黄榦所撰行状及《皇朝道学名臣言行外录》卷一二、宋本《四朝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一三等。自宋祝穆、李方子始,后人所撰年谱、传略数十种,以清王懋竑《朱子年谱》较为详赡熹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张载、周敦颐之学,集北宋理学之大成。有《朱文公文集》一百卷,词有《晦庵词》一卷。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引《读书续录》云:「晦庵先生词,几于家弦户诵矣。其隐括杜牧之九日齐山登高诗《水调歌头》一阕,气骨豪迈则俯视苏辛,音韵谐和则仆命秦柳,洗尽千古头巾俗套。」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云:「《词综》所录朱晦翁《水调歌头》、真西山《蝶恋花》,虽非高作,却不沉闷,固知不是腐儒。」 ►102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冬日二首 其二》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冬日二首 其二》出自朱熹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82509.html

朱熹相关诗词

  • 答王无功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朱熹〔宋朝〕

    我从铜川来,见子上京客。
    问我故乡事,慰子覊旅色。
    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
    朋游总强{土盍},童稚各长成。
    华宗盛文史,连墙富池亭。
    独子园最古,旧林间新坰。
    柳行随堤势,茅斋看地形。
    竹从去年移,梅是今年荣。
    渠水经夏响,石苔终岁青。
    院果早晚熟,林花先后明。
    语罢相叹息,浩然起深情。
    归哉且五斗,饷子东皋耕。

  • 次晦叔寄弟韵二首 其一

    朱熹〔宋朝〕

    闻道君归湘水东,经行长在白云中。
    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风。
    旧学难酬香一瓣,流年谁管鬓双蓬。
    书来为指誵讹处,不涉言诠不落空。

  • 彦集奉檄归省示及佳篇次韵奉酬呈诸兄友

    朱熹〔宋朝〕

    游子思亲久聚粮,不堪官里簿书忙。
    平生况少鹰鹯意,此日尤惭时世妆。
    腊雪未消欢奉檄,春风初转喜还乡。
    上堂佳庆从容问,一釂何妨累十觞。

  •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书 其二

    朱熹〔宋朝〕

    不如归去,孤城越绝三春暮。
    故山只在白云间,望极云深不知处。
    不如归去不如归,千仞冈头一振衣。

  • 次圭父观鱼韵

    朱熹〔宋朝〕

    平生三伏断追游,谁唤来穿涧树幽。
    初讶网横天影破,忽惊人蹴浪花浮。
    鸣榔不用齐吴榜,鼓枻何须学楚讴。
    便有金盘堆白雪,却怜清泚向东流。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冬日二首 其二》名句